第四十二章:风暴来袭(下)(2/2)
最近,这个区又搬来了两个黑人,一个是教授,另一个是公认,我们迎来了与种族主义斗争的初步胜利。
写这些东西,只是想告诉大家,面对种族主义者,不要灰心,不要妥协,只要敢于斗争,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美国侨报的反应也很快,他们的论坛上马上就出现一篇帖子:十六年前,华人陈果仁被杀,沉冤未雪,美国种族歧视依然严重。
十六年前的六月十九日夜,在美国“汽车之都”底特律的一间酒吧内,一对白人父子用棒球棍暴打陈果仁,理由就是日本汽车大量进口到美国导致汽车工人失业,二十七岁的陈果仁被他们误认为是日本人。四天之后,陈果仁不治身亡。而经过三次审判,联邦上诉法院竟判凶手无罪。
十六年前,舆论哗然,凶手虽然未对恶行付出代价,但却唤醒了美国华裔的觉悟。许多华裔人士由此投入长达数十年的维护亚裔权益、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
陈果仁事件已经过去十六年了,种族歧视得到改善了吗?
《世界日报》曾在报道中说:这些年来,亚裔社区人数和政治影响力都有显著成长,但他们遭遇的偏见和威吓事件也随之增加。九十年代,美国每年平均发生四、五百件恶意破坏或蓄意谋杀等反亚裔事件。
从中可以看出,‘王东’并不是偶然,而是普遍的社会状况。只要种族歧视还存在,就会有千千万万的王东站出来,只要种族歧视还存在,我们就要拿出维权的勇气,与种族主义者斗争到底。
同样,纽约邮报等媒体在这次事件中也没有站在客观的角度,而是带着强烈的种族色彩报导这件事,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他们必须为自己不正当的行为道歉。
“看吧,事态开始升级了。”杰森指着网页,叹气着摇了摇头:“虽然不想承认,但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尤其是陈果仁事件,**年拍摄的影片《谁杀了陈果仁?》还得到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提名。在美国大学院校提供的亚美研究课程中,陈果仁事件也经常被列为教材,以此让学生了解维护族群地位与权益的重要。”
“现在雨滴还小,狂风骤雨还没来呢。”王东也叹了一声,种族歧视是世界性话题,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想要消灭种族歧视,就应该了解维护族群地位和权益的重要性,并有站出来抗争的勇气:“等着吧,随着讨论深入,黑人很快就参与进来,事态才会更加严重。”
“即使黑人不参与进来,事态也会很严重,美国可是有超过四百万的华裔,联合起来会是多大的力量啊?”杰森笑道:“不过从这件事上,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你们中国人的力量。”
“怎么说?”王东好奇地问道。
“这件事的起因是你们中国人内斗吧?”杰森笑道:“两个中国人内斗都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我还能小瞧中国人的力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