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光华年少 一一一 手足(2/2)
虽然正式的接风宴席要等到了宇国京城后才有,但那几名过来接粮官员在当地摆出来的宴席也足够隆重。姜承昶被她们围着,硬被灌了许多酒,等深夜宴会散去时,她的步子已有些不稳。眼神却仍是清亮地。
“你注意到没有?”摒退给她打来热水绞帕净脸的侍从。姜承昶向纪允然道,“这些人……这些人……”她神智虽然清醒。耐何身体却有些不听使唤,一句话在舌尖转来转去,却硬是说不完全。
作为皇女身边的亲信,纪允然自然也少不了被劝酒。此刻她的脸上已是飞霞片片,平添几分艳色,不复平素的清淡。但她总算比众人主攻对象的姜承昶来得清醒几分。听了对方的话,再想到自己所注意到的某些细节,当即知道她要说什么:“殿下是想说,她们并不着急,是么?”
姜承昶点点头,端起稍凉地醒酒汤一饮而尽,片刻,觉得精神好些,便说道:“当时宇国遣来的那使者,在堂上说得涕泪俱下,直将宇国说成饿孚遍地,灾横遍野,朝廷才会决定借粮。但如今看这几个官员,虽然面上说得万般感谢,但留心一看,又有种不怎么在意的感觉。”
“或许是故意夸大灾情,以便顺利借粮?”纪允说着,忽然一惊。
“怎么?”注意到她的异样,姜承昶问道。
“没、没事。”纪允然不自觉别过头去,“只是在想,宇国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赈灾之事本该十万火急,可看这些人的神色里却是悠然地,如果不是夸大了灾情,那么……也许……是出于别种目的?
想到离开皇都之前的局势,这刚才瞬间浮出的念头让纪允然打了个寒颤。莫非,太子已与宇国有了私下往来?
但这毕竟只是猜测,在未找到证据之前,她决定先保持缄默。
“——然……允然!”随着姜承昶猛然提高的声音,心神不定的纪允然终于回过神来,“殿下……”
“想什么那么入神?连叫你几声也不答应。”
“没事。只是有些累了。殿下刚才说什么?”
“也没什么,只是我们还不清楚宇国的底细,妄自猜测也是徒劳,不过静观其变罢了。反正我们只是来送粮的,她们有什么打算,只要不连累到我们,袖手旁观便是。”姜承昶见纪允然仍是魂不守舍的模样,便道,“累了就早些歇息吧,明日还有事呢。”
若在往常,纪允然多半还要再说几句,但今晚,她只低低应了一声,便告退了。
返身合上门的那一刻,看到姜承昶在昏黄烛光下地侧面,她不由定定看了一会儿,才慢慢阖拢门扉。
转身地那一刻,她想的却是另一个人。一个与姜承昶容貌相似,性子却截然不同地人。
太子。
纪允然想起很早很早以前,似乎是她刚入宫成为伴读的那一会儿,两位殿下时常会在一起玩耍。那时她与她们都还不熟悉,做什么事都拘谨而生疏,后来,还是殿下先向她示好,两人才慢慢走近。但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殿下与太子却渐行渐远,最后终于成为一对即使宴饮也只微笑寒喧的姐妹。
可是即使已到了如今只差一步便要势不两立的局面,殿下也还是念着那一份手足之情的。纪允然记得,往年每次太子病情严重那几日,殿下的脾气也跟着变得不好,直到太子痊愈后,才转阴为晴。
纪允然决定,今晚的疑惑便由自己先去查访,若是自己多心,那么当然最好。若不是……殿下也可以晚几日再得到这个消息。
====================
512一周年了,事实证明,无论天灾还是**,中国人永远是可以挺胸站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