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光华年少 一四三 流言(2/2)
“这事……还真是一团乱麻啊。”回想起昨天自己答应时所有人错愕的情形,叶宫用力敲了敲自己的头。她从未料到会在那种地方遇见宇皇,当时只顾想自己有没有犯了冲驾之罪,根本没顾得上听宇皇说了些什么。所以当他问自己可愿意时,才会毫不犹豫地接了一句“全凭陛下作主”,结果……结果说完后才反应过来,宇皇是在赐婚给她和梁公子……
这下可怎么办?迎聘相君之事,她可从来没有想过。而且她很清楚,以她要么成日埋首书堆,万事不理;要么一有事便出门四处察探,风餐露宿也不以为异的性子,实在是不适合聘什么相君。她可不认为,有哪家的公子会乐意跟她这性子古怪的人。
哪家的公子……梁公子……
不期然,叶宫又想起那天梁嘉楠投向自己的钦佩与崇羡目光,这令她脸上有些发烧。
虽然没人看到,在意识到自己脸上热度时,她还是慌慌张张地拿起了扇子,拼命往脸上扇。
一定是天气太热了,才会一大早就脸红!
不过,还得想个什么法子,早早让宇皇收回成命才是……看在自己误打误撞有功地份上,宇皇应该会原谅自己的出尔反尔吧?当然,前提是千万不能让他知道,自己就是宇国最有名的情报贩**“天下闻”的暗掌。
早晨,当姜承昶打发侍从去皇宫通报,自己求见姬扬时,被告知皇上还在行宫,至少一两日后才会回来。
“算了。”昨夜心中无法自抑的冲动早已褪却,现在虽然还是归心似箭,但理智已占了上风,按下跃跃欲试的情感,“就等他回来吧。”
虽然暂时见不到人,辞行地文书却得先准备好。姜承昶将随行的文官叫来,吩咐她立即起草辞书。
正说话时,却被匆匆爱门进来的纪允然打断。
“怎么了?”见她神色不对,姜承昶吩咐文官自回房慢慢写。等房中其他人都退下后,上前低声问道,“出了什么事么?”
“您看这个……”纪允然眉头深锁,将手中的一卷细帛递给她。
只看一眼细帛的质材,姜承昶就知道这是皇都那边传来的密信。当下不及多言,展开信速速阅毕,脸色已与纪允然一样难看。
“怎么会这样?究竟是怎么回事?”
“殿下,也许是有人故意放出的谣言。但是,怎么会没根没据的……”
姜了昶冷笑:“这种事情,若真有了根据,只怕连发这封信的机会也没有。不都是捕风捉影么。不过这次的风也捉得忒远了些,竟过界到历国那边去了。”
“雨笙少不更事,也不大沉得住气。只怕会被有心人利用,与别人嚷起此事来。但这本就是谣言,若真从她口中说出,不知又要被有心人生出多少文章来。殿下,我们还是速速回国吧。”纪允然说完,又迟疑道,“但这边地情形国内并不知道。当初是宇国大张旗鼓说国内水患严重,才特意让殿下过来地。如今没来几日便草草回去,只怕会被人说懈怠国事。”
“总之,就是回也为难,留也为难。”姜承昶来回大步走了两圈,将手中细帛用力往地上一砸,“究竟是谁放出来的这谣言!什么我勾结历国,愉偷从长河关引兵,准备一举拿下皇都,逼宫夺位!”
起初地慌乱过去后,纪允然逐渐镇定下来,慢慢整理着思绪,分析道:“这种事情,要说是谣言也行,要据此实办也有理。关键,还在于能不能将流言压下去,并安抚各方。最重要的是皇上那里,万万不能让皇上也起了疑心;还有方方面面都要小心,不能让人抓到一点把柄。否则太子那边……”
默然片刻,姜承昶道:“关键还是在于能稳住大局,流言便不攻自破。”说罢,她复又冷笑起来,“我既身在宇国,哪里还有闲暇去勾结别人进攻皇都?真当我三头六臂不成?我倒想,可惜没那本事!”
“殿下莫恼,依我看,还是速速找到宇皇,说明去意,及早赶回去坐镇才好。”
“不错。只是——”
一语未毕,忽然门外有人禀道:“殿下,国中快马送来文书,请殿下亲自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