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江湖庙堂 小王子,来单挑(2/2)
“你对他有信心一点,照儿虽然贪玩。但出了居庸关就是蒙古人的势力范围。为玩而不要命的亏本事他是不会做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去哪都比到沙漠吃沙好玩得多。他既然敢跑出去,就一定是有把握的。”张语理性的分析。
琉璃和张语对小猪都是比较了解的,她们都没有说错。
小猪出关,确实就是奔小王子去的。他到宣府,决不是为了好玩。是为了实现埋藏在心里多年的愿望。
他小地时候,张语就给他讲大汉朝的帝国双壁卫霍的故事,出阁受讲,太傅又讲先祖朱棣御驾亲征,取得辉煌战果的故事。(其实不怎么辉煌,几十万大军出关,蒙古人往往望风而遁。白白的劳民伤财,没什么战果。但讲这些,可以稍微抵消土木堡之变给大明上下带来的耻辱。)小猪从小就看到父皇为蒙古扰边犯愁。他的愿望,就是要把小王子彻底打回老家去。
只是没想到,到了宣府,闹腾了几天后,小猪很郁闷的发现,这里别说蒙古人,就是汉人也见不到几个。
不能白来一趟啊,出居庸关也不容易,还用上了调虎离山之计呢。
小宁子有点担忧:“万岁爷,蒙古人没来,咱们要回去了么?”小宁子也是中军的一名成员。自小跟着小猪长大,骑射那些自然也是跟着学了的,学地比小猪还好。
“不行,这样子回去,还不得让那些老头子笑死。以后也找不到这么好地机会再出来。我们再往前走,走到阳和去。”
到了阳和驻扎下来,小猪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就把这里当做前线指挥部,向各部指挥官发号施令。
小宁子看他刷刷刷的提笔写着,然后招手让自己过去看: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朝廷有这么个官职么?
小猪点点他地额头,“你知道什么,要发号施令必须得有个军事主管的头衔,朕如果以皇帝的身份下命令,这些家伙可能不会听,“将在外,君令有所不授”的口诀他们背得比谁都熟;再说了,用皇帝的身份可能还会被京城的那些不开窍的糟老头子说成是“外行指挥内行”。朕干了这么多年活,还没领过俸禄呢。才不要像老爹一样,白干。这个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就定为一品,回头叫朝廷给朕发俸禄。”
小宁子张张嘴,还可以这样?不过跟着这个主,什么怪事出不了,当下也就见怪不怪的把写给大同总兵王勋的信拿出去叫人送。
王勋接到这么封信,超级奇怪。信上叮嘱他好好守城,安心练兵,口气不小。落款:“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翻遍文书也找不到这个官职啊。
问亲随:“这信哪送来的?”这么大的口气。
亲随回答:“是皇上的行营里传来的,据说是皇上亲笔手书。”
王勋一拍脑门,对,皇帝来了,怎么一来就搞这么一出。这位正德皇帝的举止他也听京里的同僚说起过,今日才真正领教了。不当皇帝当大将军,确实别出心裁,很有新意。可是皇上您别处玩去,行不?
这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蒙古年年犯边,犯就犯吧,为将者保家卫国,死则死尔。可皇帝跑来凑什么热闹。他要是死在边关,自己还不得全家跟着玩完。
于是,合着边防军的指挥官们都整天烧香拜佛,祈祷那该死的蒙古人千万别来,至少别在皇帝在边关晃悠的时候来。这样子自己死了还能捞个烈士当,还有朝廷的抚恤可以领。
小猪在阳和搓着手等着,小王子这家伙怎么还不来。他没能调动大部队跟过来,不然也可以学学成祖主动出击。
小宁子一路小跑着冲了进来:“万岁爷,来了。”
“谁来了?”
“小王子来了,给,王大人发来的信。”
小猪展开信一看,确实来了,小王子率五万骑兵进犯,目标大同。来了就好,至于后半段王勋写的请他为个人安危计、为大明江山计,退回关内,进而回京城自然被忽略了。
小猪立即手书一封,命令大同总兵王勋集结部队,北上主动迎敌。
王勋接到命令,哀叹一声:皇上,就这么点子人马,能守住大同就不错了。还要主动迎敌?
“大人,咱们要遵命么?”亲随问。
“啪!”王勋赏了他个大嘴巴,“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命难违,去吧,去集结部队准备出发。”
王勋出发了,心头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壮怀激烈。土木堡之变后六十年,明军首次采取主动攻势,北上迎敌了。
江彬也觉得这事不靠谱,在进京之前,他也曾是一个边防军将领。皇上这是不是把打仗当成了在宫里的战斗游戏了,这可不是一回事啊。
“皇上,您让王大人带区区两万人去迎战五万精锐的蒙古骑兵,这......”
小猪扫他一眼,就手把他推开,指着桌上的军防地图继续部署:
“辽东参将萧滓,宣府游击时春,率军驻守聚落堡、天城。”
“延绥参将杭雄,副总兵朱峦、游击周政,驻守阳和、平虏、威武。”
“以上部队务必于十日内集结完毕,随时听候调遣!”
......
江彬此时有点后悔了,不该鼓动皇帝游幸宣府了,万一把命搭在这里,可真是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