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4章 忍气吞声(2/2)
当下,田润翻x下了马匹。伏地拜倒,道:“青州田润田泽坤,率乡勇投军。还望老将军收留!”
皇甫嵩道:“免礼。把孔文举的信交出来吧。”田润一愣,对方连这也知道,消息传得可真快呀。田润当即掏信,手一伸,发觉根本就掏不出来。“不好意思,我消失一下。”然后径直转回,上了马,往大营驰去。进了一座营帐,脱了盔甲,这才把贴身保存的荐书取了出来。上马再出营,却见皇甫嵩面带怒色。其同行的汉军将领也脸色不善。
……
不就是等的时间长了点么?就算我错了,也是个小错吧。田润为了体现恭敬,远远地下了马,朝皇甫嵩走去。皇甫嵩这边,有两名将领也跳下马来,迎向田润。一人接了书信,交给皇甫嵩。另一人看似陪田润站着,实则戒备着田润。
皇甫嵩看信很仔细,许久才看完。将信收好之后,道:“投军得遵从号令。泽坤可想好了?”
田润听皇甫嵩这么说,脑袋嗡的一下,知道坏了。眼看笼子来了,自己要被套了,但皇甫嵩陈兵在侧,自己又能有什么选择?因此,只得道:“是!”
皇甫嵩道:“上午,战阵之上,有两名将领,善使兵卒。把他们叫过来。”
“玄德、孟恩!”所有将领都在注意着田润与皇甫嵩的谈话。田润一叫,刘备和孟恩即打马上前。到近前,参见皇甫嵩。
“这两人,我另有安排。泽坤可愿割舍?”皇甫嵩问。“这个……”田润不往下说了。田润知道,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影响自己与刘备、孟恩的关系。回答愿意,代表自己无情;回答不愿意,则代表自己自私,阻挡他人前程。
皇甫嵩道:“这样吧。平乱之后,或去或留,任他俩自愿。”田润、刘备、孟恩齐道:“多谢左中郎。”
皇甫嵩摆了一下头。出来一名将领,道:“你们两个,上马,跟我来。”然后把刘备和孟恩带下去了。
……
在刘备、孟恩被带走的时间里,皇甫嵩什么也不说,状似发呆。田润也只好什么也不问。直到刘备、孟恩消失在视线之外,皇甫嵩才道:“留下一百车粮,十辆辎重,一百五十匹马。其余的粮车、马匹都交出来吧。”
田润闻言,喉咙莫名其妙地一紧,这是往自己身上割肉啊!但是,自己能翻脸吗?别说打不过这些汉军,就算打得过,就能够不管刘备和孟恩了吗?本来,在田润的心里,刘备和孟恩是不重要的,但自己却不能够流露出丝毫不顾这两人死活的迹象。这样,跟随自己的关羽、张飞、高顺等其他人才不会心寒。因此,田润道:“好。请老将军安排人手接收。我这就安排。”
田润走到自己马匹那儿,翻身上马,却没有能够上去。主要原因是心思恍惚,用力不足。正想加把力气重新上马,忽然又改变了主意。上不了马,好像还可以表现自己的伤感和脆弱。于是,田润就牵着马,走了回来。
田润沉声道:“照左中郎的意思办。留下一百车粮,十辆辎重,一百五十匹马。其余的粮车马匹都交出去。高顺,你负责安排一下。”然后就地坐了下来。双手扶额,头深深地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