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64章 轻取新昌(2/2)
出发了。阎柔和五名百人长都没有骑马,而只是牵着马走。这是因为天还很黑。道路不清,骑在马上,危险。
这是一条走过的熟路。所以,尽管天很黑,士兵们的速度依然很快,就跟白天差不多似的。四十里路,走了一个半时辰,最后到达了新昌。
还没有走拢之前,天就亮了。等到到达的时候,天已经大亮了。新昌县城的城门已经打开了。
阎柔说得没错,的确没有一名百姓向新昌通风报信。在刘备停留平冈的三日里,由新昌方向前往平冈的百姓只有两个人。这两个人被哨兵捉住了,暂时关押在平风。待取了新昌之后,再行释放。
因而新昌县城就是既然定的时辰打开了城门。这时,天色尚早,进出城门的人都不多。阎柔这边,本来有五百人。在远处,阎柔留下了三百人,只带了两百人走向城门。
新昌县城,有衙役一百人,巡城士兵两百人。总体上武装力量还不如平冈多。只不过县城这边带兵的是个县尉,官职上比阎柔高一级而已。
衙役一百人,并不是全部都上工的。通常都只有八十个人上工,另有二十个人休息。巡城士兵两百人,也不是都在一道城门。平均一算,除以四,一道城门也只有五十个人。而且士兵跟衙役一样,也人轮流休息。所以,其实上只有四十个人。
阎柔带两百人上去,对付四十个人,绝对是压倒性的优势。就算是正好遇到衙役过路,也没有关系。倘若阎柔带五百人上去,就担心会打草惊蛇,引起怀疑。
……
即将走到城门那儿,阎柔打量了一下。只有一名百姓。这一名百姓,很可能就会无辜地牺牲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阎柔把时间选得这么早。其用意就是过往的百姓少。如今,只有一名,已经够少了。上苍要让那名百姓陪葬,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了。
守城的士兵当然也认得阎柔。倒不是很熟。主要是见过几次。再加上相同的服装,就更容易辨认了。阎柔这儿的两百人,可是货真价实的平冈驻军,一点都没掺假的。
于是乎,守城的士兵一点都没有引起警惕。阎柔这两百人很顺利地就走到了城门那儿。阎柔经过城门官那儿,打了个招呼。城门官,并不是官。也就是众多的十人长当中指派的一名临时负责人。因此,城门官的官品,就要比阎柔的千夫长品级低了。
真的就是打招呼,而不是说明来意什么的。阎柔本来就经常带人到新昌县城来。新昌县城的巡城士兵早就见惯不经了,因此也没有问。因此,这个时候的打招呼,就是含笑点头。
含笑点头之后,阎柔就走过了那名城门关。然后,阎柔的笑意依然还挂在嘴角,刀却劈了过去。一刀就斩掉了城门官的头颅。然后,阎柔大喝一声:“都不准动!”阎柔的士兵也立即抽刀出鞘,纷纷呵斥,不准动、不准动!
倒不是说阎柔的士兵拔刀快,而是阎柔的士兵们都有精神准备。因此一见阎柔杀掉城门官,人人都把刀拔了出来。而新昌县城的四十名巡城士兵却没有那个精神准备,还没有反应过来呢,钢刀就已经架在脖子上了。
……
还是有几个巡城士兵进行了反抗。当然,那几个巡城士兵很快就被杀死了。阎柔这边只有一人受伤。战果不错。阎柔看了看,那名百姓居然蹲在路边,还活着。不由得宽慰地笑了笑。随即,阎柔让士兵发出信号。叫远处的三百人立即过来。另外,再派出几十个人,到城门楼上搜索。上面,有时候会有几个巡城士兵。
等到那三百人过来之后,城楼上面的检查也已经完毕。阎柔留下两百人把守城门。然后叫另外的三百个人兵分三路,每一百人对付一道城门。阎柔自己带领了其中一路。另外两路由百人长带领。
之所以在这面留下两百人,是因为这是通往平冈的南门,需要接应刘备的大军,非常重要。其余三道城门跟南门不同,拿下之后,关闭城门即可。在城门关闭的情况下,只需要少量的士兵,即能防守。
在城中行进的时候,当然遇到了百姓。不过百姓多数都不知道发生了事情。中途还遇见了一队巡逻的衙役,衙役也没察觉有什么不对。最后,三路人马顺利到达东、西、北三门。只不过三道城门都发生了战斗,都没有南门这么顺利。南门不算,那三道城门共杀敌四十多人,伤敌四十多人,俘虏三十多人。阎柔这边的士兵也死了十几个人,伤了二十几个人。
……
接下来,阎柔就没有力量对付衙门了。还好,没过多久,刘备的大军就到了。大军一到,新昌县衙门里面的人就投降了。刘备也派出人手,迅速占领城内重要路口和建筑,全城戒严,整顿秩序,同时起草安民告示。
阎柔的士兵被换了下来。刘备这边,相当于搬家一样,各色人等都是有的。辎重兵里面就有不少的郎中。于是,阎柔的伤命很快就得到了治疗。
刘备这边四名高级文吏都是精通治理之人,很快就盘点完了新昌县城的资产。当然,主要指的是官府资产。对于俘虏的六十多名巡城士兵和一百名衙役,刘备则询问阎柔的意思。看看是收编,还是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