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入宫 第一百零一章 朝政(2/2)
朕总说,我们处身立世,做官的,就当以政事为主。家里自有买卖营生的,当以买卖为主。务农的。就要踏踏实实的种好地,读书的,就要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学习。就算是没有什么长处地人,也要学个手艺或是技艺打发日子,消遣岁月。可是那些个成天里竟想着做些黄粱美梦之人,靠赌博为生,有家不管,有命不顾,比之痴呆愚傻之人更为可恨。借赌博之名。贪人钱财。逼人性命,卖儿卖女。倾家荡产者比比皆是。朕今日便在这朝堂之上,再说一次,凡有敢犯赌博之人,必重重严惩,决不轻饶。如有包庇之官员,一概追究到底。
户部尚书董榆之子董慎,置王法于不顾,其父知恶不阻不报,实为包庇,责令革去董榆顶戴,听候发落。董慎赌博所获白银三十一万一千二十两,全部充公。这三十一万一千二十两,朕心知绝非一两月即能获取的,这么久的日子里,当真就没有一点风声?命刑部严查此事,对所有牵连在内,有包庇之嫌的官员一查到底!”
玄烨一席话说出,已有官员冷汗淋漓。哪知玄烨的话还未完结。
“做官者,当以百姓生命、利益为主。而今朝中有人美其名曰是秉公办案,实际上却打着公正廉明的旗号,背地里行那苟且之事。此次,若不是朕亲查,亲眼看见还真不敢相信竟会荒唐到此种地步。一个堂堂地刑部主事,对于人犯的申诉于不顾,对于案件的疑点置若罔闻,提到人犯就动刑,人犯若是不招供,就动用酷刑。最可恨还怕那女子翻供,竟毁人口舌。落得个人犯被严刑逼供、引刀自尽的下场。
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子,不慎落入烟花之地,却还顾得贞洁之名。我们大清的官呢?连个女人都不如!这是父母官的作为?朝廷每年分发给你们的俸禄,就是让你们这么胡作非为的?哼!刑部主事尚多,昏庸无德、致死人命。责令以命抵命!刑部尚书明珠有失职之查,念在竭力追查此案有功地份上,责令扣去三个月地饷银。给朕传下去!你们都给朕记住了,再若有敢黑白不分,不秉公办案地,这就是下场!”
一个上午,大清朝的官员们就在这责骂声中渡过。
自鳌拜倒台后。年纪虽小地玄烨对待政事格外认真,他胸怀远大的抱负。总想有番大作为,一向沉稳的他,在今天早朝中将胸中怒火尽数宣泄。
退朝后,仍就怒火未消地玄烨回到了乾清宫,发现小太监魏珠在大殿里直转悠,似乎是急的不得了。
“小魏子,什么事。这么慌张。”玄烨皱眉问道。
魏珠跪倒在地,看着玄烨犹豫地说:“回皇上,昭主子...”
“昭萱?她怎么了?”玄烨问道。
“早上皇后娘娘去延禧宫看望昭主子,发现、发现昭主子在延禧宫内正欲悬梁。”
“什么!”玄烨一个趔趄。
“皇上放心,由于发现地及时,所以昭主子安然无恙。”魏珠赶忙补充说。
“摆架延禧宫...摆架延禧宫!快!”玄烨喊道。他的手捏的紧紧地,微微抖动着。
延禧宫内。
昭惠、小萱都在不住地落泪,尽管昭惠再三地问。小萱却始终不肯开口。这时就听前前后后的两声呼唤传来“太皇太后驾到。”“皇上驾到。”两人忙跪地迎接。昭惠心道:是谁将消息传的这般快,早起时我发现昭萱欲做傻事,便告诫众人严守消息,就怕被太皇太后知道,叫人等候着皇上下朝后,悄悄的跟皇上说声就好了。怎么就传到了太皇太后那里?
正想着,太皇太后、皇上前后脚进了屋,昭惠、小萱低头问安。
玄烨上前扶起昭惠,然后又扶起小萱,太皇太后则已走到小萱的面前。
“这可是真地?你这丫头怎么了?怎么好端端的竟想做这种傻事?”太皇太后急道,心里想着难不成是昭萱碍于禁令,久居延禧宫,才会想做出这种傻事。
玄烨心知此事绝不能让太皇太后知道,忙答道:“都怪孙儿不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孙儿你给祖母说清楚,我这一大把年纪的人还苟活于世。昭妃你这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想不开呢?”太皇太后问道。
“回皇祖母。日前孙儿欲接昭妃回景仁宫,可她却不肯回去。孙儿一怒之下,说了些个重话,所以她才会做出这种没脑子的事情。”玄烨边说边紧紧盯着小萱的脸。无奈她却始终不肯抬头。
“唉!孙儿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些日子发生了多少事情,先是昭妃妹妹被人诬告,紧接着又是她娘家落入大狱,皇上法外开恩,留下了遏必隆的性命,可是昭妃她到底是个女人,她哪里能承受地下一连串突如其来的打击?这时候你再说些个重话,那可不就是雪上加霜吗,难怪这孩子会想不开。”太皇太后看着玄烨训诫道。
“皇祖母,孙儿知错了。”玄烨低头答道。
“昭妃,你也太糊涂了!你想想,你这么做对得起你钮钴禄家吗?你父亲南征北战一代将臣,即使是获罪,满朝文武都欲置他于死地时,他也没有想要做出这种傻事,他也是在大狱里慢慢的捱着。你父亲要承受多少压力?你呢?就因为皇上的话,这么一点点的小事情你竟要悬梁,你看看你哪一点像钮钴禄家的人!”
“太皇太后,昭萱知错。”小萱终于说出一句话,她心里明白,玄烨在为她掩盖玉落之事,她不想浪费玄烨地这番苦心,于是开口说话。
听着两个孩子都认错了,太皇太后终于叹出口气,她明白孙儿还在惦记着这个延禧宫里住着的人,要不然就不会说出将她接回景仁宫的话。昭萱,皇上的这番情义,不要白白的浪费才是。“昭妃,你马上给我搬回景仁宫,再不许和皇上闹情绪,更不许再有什么傻念头。”太皇太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