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附录(2/2)
所以,无论是在拿破仑时代,还是对后面所出现强势的德国和俄国,他们所采取的策略,就是纠集老二等一帮人,一起对付欧洲大陆的老大。
在“合纵连横”的策略上,甚至讲难听点,在挑拨离间上,英国绝对算得上是欧洲国家中玩得最高的一个。吃过它闷亏的,甚至还有堂堂的美国。
很多人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内开始时流行的是“孤立主义”。这种“孤立主义”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它在当时国际事务中所受到的排斥。
美国的国民产值跃居世界第一其实很早,并且它在一战中就是欧洲的“拯救者”,可即使是这样,在战后仍受到了以英、法为首的欧洲国家压制。
说美国在一战中落了个“吃力不讨好”,也许有点过分,毕竟它在战争还发了财。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进去了,却得到这样的结果,显然也不会舒服到哪去。
故此,二战爆发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根本不愿意再管欧洲的烂事,若不是那个岛国的某些鸟人在珍珠港来事,他们仍该玩的玩,该乐的乐。
相反,倒是这时候的英国极力想把美国再度拖入到战争中来。美国在珍珠港一挨炸,丘吉尔传给罗斯福的第一个信息就是:
“现在咱们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美国加入到二战中之后,投入了更庞大的人力、物力,再度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战后除了强大的武力,更集中了整个世界七成以上的黄金储备。
照理说,这时候它再讲啥,旁人该无话了。可就是这样,在战后的国际事务安排中,他们还是被添了堵。
这次又是英国人,因为英国仍想在战后保住大英帝国的传统地位,而其中的重点,就是英镑的国际地位。
所以,在商讨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即著名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当中,以经济学家凯恩斯为首的英国抛出了个“凯恩斯方案”,其所打得算盘,就是要让英镑和美元有着平起平坐的地位。
只不过有了上次吃亏的前车之鉴,美国再也不肯相让,他们翻了个白眼后,同样抛出了个“怀特计划”。在绝对实力的基础上,迫使英国做出让步,就此决定了美元独一无二的国际地位。而没有美元独一无二的国际地位,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也就无法维持到现在。
当我们回头看这些历史时,其实并不难对有些现在的事情了然于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