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界演义 > 第九章 新石器时代

第九章 新石器时代(2/2)

目录
好书推荐: 保卫萝卜1644 心经的故事 商界风云 网游之神级枪神 司茶皇后 无限之我们是妖怪 盖世武神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宠后之本宫无耻 永恒仙尊

陶器都已破碎。器型多是圆底罐,器内壁凹凸不平,胎壁厚薄不匀,胎质粗劣,有些还掺和了蚌末、石英粒。陶色不稳定,同一块陶片上有时会呈现红、灰、黑三色;内壁和外壁均饰粗绳纹。这说明制陶技术尚处于原始阶段。烧造陶器采用平地堆烧方式。

骨器有鱼镖、凿、针、笄等。鱼镖上刻有倒刺,戳鱼的功能较强。凿用于加工木器。针用于缝制衣服。笄上刻有条纹,以使束发时不易滑脱。蚌器多数穿孔;孔一般是对钻或敲凿而成;敲凿的孔四周很不规整。

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野生稻植硅石标本(bc9750年),以及栽培稻植硅石标本(bc8000年)。这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证据。

新石器时代早期,这种以打制、磨制石器和粗砂绳纹陶共存的原始文化统称为万年仙人洞文化。其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东南地区甚至包括印度支那的某些地方。

上山文化:长江下游。时间:bc9000~7000年。典型遗址:浙江浦江县上山遗址。

发现了石斧、石镞、红陶三足鼎等新石器时代的文物。发现陶胎中有稻壳遗存,经测定属于栽培稻范畴,说明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发现了数量较多的打制石器。

遗址内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特征。

在遗址出土的陶器(片)和石器中,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数量少,陶质疏松,火候低,器型十分简单,85%的都是敞口盆形器。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现少量通体磨光的石锛和石斧。遗址发现大量的石球、石磨棒和石磨盘,考古界将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工具组合称为工具套,上山遗址的这一工具套就与原始的狩猎、采集和原始农业的复合性经济模式相对应,石球应该是狩猎的投掷物,石磨棒、石磨盘可以用来脱去稻壳,也可以用来碾磨块茎类食物以获取流汁状的淀粉。

浦江的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这是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种全新选择。遗址发现了结构比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这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定居生活发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玉蟾岩遗址:长江中游。时间:bc8000年。典型遗址:湖南省道县寿雁镇。基本归类于仙人洞文化。

遗物主要有打制石器和骨、角、牙、蚌制品。发现了陶片和人工栽培水稻,还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猕猴桃、梅等果实标本。

玉蟾岩陶器的出土,表明玉蟾岩遗址存在资源强化利用的现象,这是人类从定居走向农业生产的先兆。

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可供玉蟾岩食用的动植物资源日趋不足,玉蟾岩人加强了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孕育了原始农业。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