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以色列人的四十年漂泊(2/2)
这位犹太民族当之无愧的伟大领袖,至死都牢牢地信守着他对上帝人民的承诺和义务,在历尽一生的艰辛及40年的流浪生活之后,bc1205年,他终于把自己的同胞带回到故乡迦南的大门口。他说到了,也做到了。
但是此时他已经再无力进入迦南了。他指定约书亚,而不是他过于苍老、衰弱的哥哥亚伦做自己的继承人。然后,吃力地登上了位于死海东岸的比斯迦山的顶峰。在他的脚下,就是波光粼粼的死海和约旦河谷,而那片肥沃的“新月形地带”迦南故乡,已赫然展现在眼前。他当时一定是微笑了,然后,他倒在地上,就这样孤独地死去。没有人知道他葬在何处。
西奈半岛sinai位于非洲和亚洲交界处,北望地中海,东西各临亚喀巴湾aqaba和苏伊士湾suez,南面就是红海。
历史上西奈半岛一直与埃及相连,为埃及属地,但埃及衰落以后,由于西奈半岛一直被犹太教,******教和基督教教徒视为心中的圣地,所以它的归属问题一度使它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战火烽飞的困扰,直到1982年的“戴维营条约”,以色列人才平和地将这片土地的掌管权交给埃及。
西奈山意即“月亮山”,根据闪米特神话中月亮神辛(sin)而命名。希伯来语作harsinai。汉文《圣经》或作西乃山。亦称何烈山(mounthareh)或摩西山(mountainofmoses,阿拉伯语作jabalmusa)。
埃及西奈半岛南部的花岗岩山峰,位于西奈南方省境内,长期被犹太教、基督教和******教视为圣山。西奈山海拔2,285米,山路崎岖,山上气候十分寒冷,到西奈山参拜日出也就成为许多圣徒效仿摩西、磨练意志的心愿。
西奈山上建有纪念摩西接受上帝戒命的圣殿(templeofgod),圣殿始建于公元532年,后多次毁坏,又多次重建,现存的圣殿建于1934年,但石料仍是公元532年初建时的石料。
早在公元3世纪,有些苦行者为了遁世绝俗,潜心修行,选择在这里定居下来。到了公元6世纪,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命人建筑一座像堡垒般的修道院,好保护这些苦行者,并确保附近一带仍有罗马人居住。这所坐落在西奈山盆地附近的修道院,现称为圣凯瑟琳隐修院(st.catherinemonastery),是现今世界上最著名的修道院,距今1400多年。尽管远离尘世,仍宗教气息浓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到这里来朝圣、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