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九世之乱(2/2)
哥哥:商王仲丁、商王外壬
儿子:商王祖乙
孙子:商王祖辛、商王沃甲
bc1500年,太戊的儿子、仲丁和外壬的弟弟河甲夺取了商朝君主之位,是商朝第十二任君主。
河甲在位时,内外忧患,矛盾重重,无奈之下,河甲为了缓解王族内部的矛盾,于是北上将都城从嚣迁到相(河南安阳内黄县),以缓解内外交困的局面。这次迁都部分缓和了王族内部的矛盾,从而夏王朝得以积聚一定的力量。
河甲三年(bc1498年),河甲成功地取得了彭姓的大彭国和豕韦国的鼎力支持,随后出兵征伐邳国(江苏邳州),邳国前来投降。
河甲四年(bc1497年),河甲出兵征讨东方部族兰夷。
河甲五年(bc1496年),(,莘,河南商丘民权县)国结交班方。河甲于是命令彭伯、韦伯率军征讨班方,班方臣服。这样国就被孤立起来,于是也归顺商王朝,纳贡称臣。
河甲九年(bc1492年),河甲在出兵征讨兰夷的战争中去世,死后由其子祖乙继位。
河甲在位时,对商朝的稳定做出贡献,为其后的祖乙复兴打下基础。
祖乙,统治时间:bc1491--1413年。
祖乙,亦称且乙,子姓,名滕(一作胜)。
家庭关系
祖父:商王太戊
父亲:商王河甲
伯父:商王仲丁、商王外壬
弟弟:祖丙(耿国始封君,耿姓始祖)
王后:妣已
儿子:商王祖辛、商王沃甲
孙子:商王祖丁(祖辛之子)、商王南庚(沃甲之子)
bc1491年,河甲的儿子祖乙继承了商朝君主之位,是商朝第十三任君主,
祖乙元年(bc1491年),当时商朝的都城设在相(河南安阳内黄县),因相地处黄河下游,河水时有暴涨,河水一涨洪水泛滥,不仅大量庄园被冲毁,黎民百姓难得定居,生命财产时有淹没的危险,就连帝王都城也朝不保夕,祖乙为此整日锁眉不展,食寝不安。
他身边的贤臣巫贤(巫咸之子)早已估摸到祖乙的心事,于是便直言不讳地向他启奏说:“君主之虑卑职早就洞察,无非是为都城之变迁而已!”祖乙王听后甚是欢心地说:“贤相既然了解,就该为孤出谋定夺。”巫贤坦然应说:“闻说西有耿地,位于汾阴,那里一则物阜民顺,二则非诸侯兵家瓜分之地,何不迁耿建都城。”
祖乙闻听后思谋良久,不久便下一道通令,把都城一举从相迁到耿(龙门,山西运城河津市)。
祖乙二年(bc1490年),由于河患,将耿都冲毁,可见巫贤献了个馊主意。
祖乙为了带领商人寻找更好的宜居城市,派人向北,到他们祖先居住的地方,寻找宜居之地。
祖乙三年(bc1489年),虽然巫贤在迁都一事上表现不佳,但祖乙还是任命巫贤为卿士(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