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界演义 > 第四十七章 比干之死

第四十七章 比干之死(2/2)

目录
好书推荐: 保卫萝卜1644 心经的故事 商界风云 网游之神级枪神 司茶皇后 无限之我们是妖怪 盖世武神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宠后之本宫无耻 永恒仙尊

**对微子的评价:“……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

。然后又搞了两年(由《竹书纪年》知第二年就打败了帝辛),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

微子,子姓,名启,世称微子、殷微子、微子启、宋微子。商王帝乙的长子,帝辛的庶兄,孔子的祖先。早年在微子国(今山西长治潞城市)做诸侯国君。封国为微,子爵国,故后来被称为微子启。

殷商末年,帝辛无道,穷奢极欲,暴虐嗜杀,导致众叛亲离,国势日衰。微子多次亲谏帝辛,见“帝辛终不可谏”,便谋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被帝辛认为与箕子比干为一党。

当时无论祭司阶级还是王室宗亲都认为帝辛不听群臣劝谏,不是有道明君,前面介绍过贵戚,可以“君有过而易其位”。

而如果帝辛退位的话,只有素有贤名的三人最有可能,即箕子、比干和微子启,而箕子(最少80岁)和比干(最少70)都已经风烛残年了,只有微子启较为年青(也至少60开外),且是帝辛的长兄。

此时无论箕子还是比干都已经风烛残年,而微子启才是更受欢迎的继承人。所以王室宗亲事实上形成以微子启为核心的集团,以推翻帝辛为目标。但这个目标可能并不没有被箕子和比干知晓。

在微子的暗中策划和游说下,箕子和比干出于对帝辛的忠心而不断上书,终于激怒帝辛,认为他们结成反对他的集团,箕子因为更加具有贤名,帝辛不敢杀他,所以软禁了他。而比干名声不如箕子,而被杀,不过,被杀的比干的名声迅速超过了箕子。

虽然帝辛没有得到微子是幕后主谋的证据,但是也成为重大嫌疑人,微子得到风声,迅速携带商王室宗庙礼器(包括祭器和乐器),逃离朝歌,回到了封国微(山西长治潞城市)。微子的人生观又与比干不同:“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意思是真心想要为国家出力,如果国家能够富强,自己就算身死不心甘情愿,但现在的情况是就算自己身死了,国家也不能富强,不如留待有用之身,以待时局。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