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世界演义 > 第六十七章 埃兰文明

第六十七章 埃兰文明(1/2)

目录
好书推荐: 保卫萝卜1644 心经的故事 商界风云 网游之神级枪神 司茶皇后 无限之我们是妖怪 盖世武神 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 宠后之本宫无耻 永恒仙尊

埃兰语传统上被认为是一种孤立语言,与闪米特语、苏美尔语,以及后来占支配地位的印欧语系伊朗语无关。这种语言,在最早的文献中采用埃兰线形文字书写,但后来这种语言又被阿卡德、巴比伦和亚述使用的阿卡德楔形文字书写。考古学家推测埃兰文明从更远的东方传入到苏萨。

埃兰文字最早为象形文字的原始埃兰文字,其中以苏萨的前埃兰时期半象形文字书写系统发展的最好。苏萨被认为是前埃兰文明的发祥地。

后来苏萨开始受到伊朗高原东部的雅利安文明影响,大约从bc2900年开始,原始埃兰文字开始简化,最后演变为音节的线形文字。考古学家从石雕、陶片及银瓶上得知线形文字符号约80多个,一般是从左而右、从上而下书写。

1961年,w.辛兹(waltherhinz)解开了线形文字之谜。他从收藏于卢浮宫博物馆的一块埃兰王铭文石刻着手。该铭文上刻有两种内容相同的文字-即埃兰线形文字及巴比伦楔型文字译本,而巴比伦楔型文字早已被成功解读,辛兹就是对照着巴比伦楔型文字而对解读埃兰线形文字取得重大突破。

bc2300年前后,埃兰向阿卡德屈服时,学习到阿卡德语文字,为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的变种。

这里面注意:语言和文字是分开的,埃兰语自始自终是不变的。就好像广东人用汉字拼写粤语,不会粤语的人读这些汉字拼写的粤语一样会摸不着头脑,但是会的人就会觉得似乎两者区别不是很大。但说话就差距很大。

埃兰人会使用埃兰语和阿卡德语两种文字来表达埃兰语言,这是阿卡德楔形文字在埃兰能顺利传播的原因之一。

亚述人彻底毁灭了埃兰国家,但在亚述衰落以后,新的政治力量纷纷涌现。在这些政治力量中,以伊朗高原的部落实力最为出众,这些部落围绕着埃兰北部的乌尔米亚湖定居,在公元前9世纪的亚述文献中就记载了它们的存在。

bc653年,这一地区被斯基泰scythian人建立的madius国控制后一段时间后,阿契美尼德achaemenes的儿子泰斯帕斯teispes在7世纪中期征服了埃兰的安善,形成了其核心统治区,最终扩张成为波斯帝国。这一势力先后成为亚述人assyrians、米底人medes、曼努亚人mannaeans的附庸,波斯人在公元前10世纪向亚述敬献贡品,直到bc627年,亚述国王ashurbanipal去世。在他去世后,米底在bc612年,成为虚弱的亚述帝国灭亡的主要因素。

公元前6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崛起,结束了埃兰作为独立政权的历史,但是作为一个文化实体,依旧存在。土著的埃兰习俗,诸如“安善之王”的称号、埃兰长袍等等,依旧被新的波斯王朝继承。埃兰语言是波斯帝国最初的三种官方语言中最早的一种。埃兰诸神也被继续崇拜,埃兰的祭司和宗教传统也被官方支持,所有这些构成了新兴的阿契美尼德波斯文化,埃兰人统治时期,美索不达米亚被他们引入到伊朗高原的各部落。

埃兰文明的残余在bc500年前吸引了伊朗波斯文明的结构和词汇,而成为埃兰和波斯时期之间的重要过渡期。

埃兰地区原始文明:

公元前七千纪,文明在埃兰地区出现,在苏萨出现了早期定居点,其居民为印欧语系的黄种土著人,当时还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村落时期。苏萨有八千多年历史,比波斯(伊朗)人建国还要早五千多年。它曾作为埃兰,波斯,帕提亚的重要都城。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曾记载了这样一句话:“谁要是占有苏萨的财富,谁就可以和宙斯斗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