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反攻(1/2)
中美两军在马里亚纳大海战之后,由于双方的舰队都损失惨重,一时无力继续再战,除了频繁的调兵遣将,庞大的舰队都蹲进船坞修理,海洋上暂时平静下来,除了双方偶尔遭遇爆发的零星交火外,基本上处于对峙之中,双方的将领都在积蓄力量,准备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进入冬季后,日本战场逐渐平静下来,西线朝韩联军承担主要的进攻任务,十三集团军撤到冈山和仓敷休整,朝韩联军缓缓地把战线逐渐向东推进,日军在失去神户和福知山后,大阪—京都—舞鹤一线面临朝韩联军的攻击,虽然日军拼死抵抗,但还是无法阻止朝韩联军的推进,日军只能用一座座大小城市来消耗朝韩联军的攻击锋芒。东线陆战军团在攻下仙台—天童—鹤冈一线后,继续攻击前进,逐渐把战线逼近磐城—郡山—新津一线,已经逼近本州中部城市群,遭遇到日军越来越顽强地抵抗,前进的脚步逐渐缓慢下来,最后在磐城—郡山—新发田一线和日军转入对峙。
俄罗斯东部已经进入冬季,这一年的天气异常寒冷,进入十二月以来,气温就降到零下二十度,鹅毛大雪纷纷落下,把整个东欧大平原都变成白茫茫一片。北约联军的攻势在进入十二月以后,已经基本上停了下来,恶劣的天气严重影响了航空兵的活动,失去空中掩护的联军各部在俄军的顽强抵抗下进展缓慢,后勤补给也受到恶劣天气和积雪道路的拖累,常常不能及时到位,联军的攻势受到严重影响,除了拿下明斯克以外,联军在这场战役中没能合围俄军的任何重兵集团。
中国三十九集团军和二十七集团军开进俄罗斯西伯利亚,大大减轻了俄军在远东的防卫负担,俄军统帅部得以把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大量精锐部队源源不断投入东线战场,酝酿一次大规模的反攻,目的就是夺回南线的日托米尔,中线的明斯克和北线的加里宁格勒。而夺回明斯克是这次反攻的关键,这有利于改善俄军在东线的防御颓势,对于提振民心士气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南北两线的反攻目标不过是俄军统帅部的一个预期目标。
安德烈大将在十二月以来得到了统帅部源源不断的增援部队,从明斯克撤下的三个集团军已经补充满员,陆续赶来的两个集团军和近卫装甲集团军也集结到位,从远东抽调过来的航空兵部队加强了即将展开反攻的空中力量。冒着纷飞的大雪,俄军在普斯科夫—大卢基—维斯比克—戈梅利—基辅长达八百公里的战线上,突然发动大规模反攻,近卫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西伯利亚集团军,远东第一,第二集团军,近卫第一和第二装甲集团军共八个集团军一百多万大军,正在猛烈炮火和航空兵的掩护下,扑向正在进攻的北约联军。
北线的近卫第三集团军突破波兰军队的防御,把他们从立陶宛驱赶出去,直到加里宁格勒城下,远东第二集团军从普斯科夫出发,冲破美军第三集团军的防御,把他们赶回白俄罗斯境内,远东第一和第二集团军从大卢基出发,突破了美军第一集团军和法德集团军的防线,扑向明斯克。西伯利亚集团军从维斯比克出击,打退了拉丁军团的进攻,趁势突入白俄罗斯纵深。近卫第一装甲集团军从戈梅利出击,击退美军第一集团军和英格兰集团军的抵抗,扑向巴拉洛维奇。近卫第一集团军和近卫第二装甲集团军从基辅联手向美军第八集团军和南欧集团军发动大规模反攻,向日托米尔南北发动猛烈攻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