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危机和机遇(2/2)
皇帝老子,咱这个太子到底是不是亲生的,虽然我答应要去,你就不能象征性的挽留一下。
可是已经到了这一步,他只能硬着头皮道:“父皇,只要将所需兵马凑齐,全权交给儿臣指挥训练,必可将洪承畴大人救出。”
“烺儿,你真乃我大明护国基石,说需要多少兵马?”
崇祯皇帝这个时候其实也是死马当活马医了,否则他绝对不会将大明的命运交给十三岁的儿子。
“五万配备火器和佛郎机的兵马,同时儿臣需要节制山海关一线的将领,只有这样,才可以出其不意,攻击建奴,解救洪承畴。”
这话一出,不但是崇祯皇帝,整个朝廷都挠了头。
当年洪承畴出关,带领的十三万人马,都是东拼西凑的。
现在过了不到半年,有需要征调五万人马,还要配备火器和佛郎机,这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做到。
“陛下,如今虽然有查抄福王府的银两,让国库暂时充盈,可是如此多的火器,器械局根本制造不出来,五万军马,临时征调至少需要四个月短时间,可是四个月后,洪承畴他们还能在吗?”
几位尚书在朱慈烺提出要求之后,小声议论之后,户部尚书拱手说出此时的困难。
而这些困难崇祯皇帝也明白,毕竟这些年连年征战,镇压反贼。甚至说,他这个皇帝,必六部官员更加清楚此时朝廷的处境。
当然,他更加清楚,松山失败的后果。
咬了咬牙道:“朕不想听你们所谓的困难,只给你们半月时间,将太子所需一应物品统统备齐,谁要是做不到,别怪朕要你们的项上人头。”
“这……”
下面的官员彻底傻眼,可是他们知道崇祯皇帝的脾气,这个时候提出建议,恐怕不用当半月后,马上就会被关进监狱。
最终几人互相对视之后,同时拱手道:“臣遵旨。”
几人交流的眼神并没有逃过朱慈烺的眼睛,这让他心中忽然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可是哪里有问题,他看不出,看来只能以后小心了。
由于这个突发事件,朱慈烺的太子之位算是保住了,不过却接下了辽东的重任,这让他有些感慨命运弄人。
可却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有一种砧板上肉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让他很不爽,也很讨厌,这一刻,他更加下定决心,要培养自己的武装力量,达到哪怕是崇祯皇帝,都不敢说随意废除自己的地步。
这不是朱慈烺不孝,也不是不忠。
而是他彻底看清楚了如今的朝堂,还有崇祯皇帝的性格。
他想要活着,想要大明不亡,想要百姓能够真正安居乐业,就必须如此。
看来这一次的辽东之行,对自己是危局也是机遇。
想明白了这一切,朱慈烺决定好好阅读以下图书馆中,关于明末名将的资料,他要趁着这次征召的机会,再次收揽一些没有被明朝重用的历史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