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下)(2/2)
......
“好了,不说了,小柳,既然决定了我们会帮你关注的,来吃饭了,中午我们好好喝杯”,刘叔笑着道。
“好,刘叔,我们喝酒”,柳岩说着给刘叔倒上了一杯。
“小柳,以后吃饭可以来我们这边吃,也不差你一副碗筷。跟你爸妈做邻居这么长时间了,发生这样的事情谁也料想不到。
以后自己要注意,好好生活,要尽快娶个老婆,看你一个人都这么大了,娶老婆,开枝散叶,你爸妈会保佑你的。”刘婶殷切的说着。
“刘婶,娶老婆不急,我还小,呵呵”,看着开始有点八卦的刘婶,柳岩说着。
“不小了,还小,现在你一个人得早点娶媳妇,多个人好照应。不行,以后你刘婶要帮你留意一下,你对老婆有什么要求吗?”
“好了…好了,你急什么,小柳一表人才,还会娶不到老婆。”看这越来越八卦的老婆,刘叔直接打断话说着。
“你懂什么,娶老婆就是得早,小柳听我的,你要尽早。”
听着这对老夫妻的唠叨,柳岩觉得特别亲切,笑着迎和着。
……
饭后,关了店门抽着红塔山香烟,没什么事情可做的柳岩决定好好逛逛这个时候的深市,毕竟记忆中这么长时间,还是挺新奇的。
走在96年的深市街道上,自从昨晚上重生以来,柳岩还是有点不真实的感觉,总想逛逛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时代。
循着遥远而又熟悉的记忆,拐进了前街的一条弄堂。
前街还是记忆中的那样破败,坑坑洼洼的水泥路,杂乱的广告牌,蜘蛛网似、乱拉的电线。乱倒的生活废水,街头混杂着烫着头、穿着喇叭裤的小混混,形成了看似混乱的前街。
一张蓝天电脑培训中心的标识映入眼中,顺势走进96年的电脑屋(后世的网吧)。
自从96年初,国内第一间电脑室出现开始,电脑室在全国雨后春笋般的崛起,不过高昂的价格阻住了绝大多数人。
在这里把电脑室稍微提早几个月,事实上国内第一家电脑室是在96年5月大明珠出现的。
......
蓝天电脑屋,之后的蓝天网吧,从98年开始一直到03年,柳岩在这里度过了大部分时间。
在这里第一次接触电脑,第一次打字、玩游戏,第一次网络交友,从此彻底迷上了互联网。
得益于总设计师的一句“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在这个国内互联网荒漠时代,电脑还属于政府、科研机构,电脑屋应运而生。对于普通人来说动辄上万的电脑,还是望而生畏。
……
远不像后世的乌烟瘴气,10台电脑一字排开,干净整洁,生意还不错、满员了。
很多家长都带着孩子来电脑房,哪像后世网吧未成年人禁止入内。
电脑房--美其名曰计算机培训中心,其实都在打字训练,修炼一指禅打字法,却需要5-10元乃至15元1个小时,对于当时的中国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高的离谱。
中国的父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是相当肯下决心的,这么高的电脑费用,却仅仅是让孩子学会一指禅的打字,就为那26个字母不停在敲打键盘。
至于游戏还很少,直到97年开始红警、暗黑等单机游戏才会进入国内的电脑上。
95的操作系统,14寸的凸面屏,软盘插口的老式机箱,扁平的老式鼠标,用后世的说法,满满的情怀。
电脑都还没有连接网络,随便看了下就走出了电脑房,没有互联网的电脑对于习惯后世网络的柳岩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
……
离开了电脑房,想着97年以后网吧的暴利,要是开间网吧,以后将会不愁吃不愁穿了。
或者是因为深市毗邻香江原因,最早开放原因,港台明星明显要比其他受欢迎。
看着、听着满大街上港台明星广告、歌声,谭咏麟、张国荣、草蜢、小虎队、郑智化等耳熟能详的歌曲,柳岩走进了工作的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