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钱局和援军(2/2)
凶手对被害人尸体地处置,往往符合“远抛近藏”的行为特性。两具白骨被藏匿深井,意味着-作案人就在附近!王泽武和王大泉恰恰在这个范围之内?!
“武子是我们专案组的‘头号假想敌’!安排张正义副大队长带人在查?胡局今早有触动‘王泽武’的意向——”牛大话锋一转道:
“一旦开始动人,起码要上6个人-3班倒,每一班必须配至少一名侦探骨干!现在探员力量已经捉襟见肘,下一步更困难?!”
“牛大,我们来任务就是‘上案子’,把我们4个人编进各个小组—多个人,多份力量!”郑时民表态-干脆利落!
“郑支——”牛大心里巴不得(愿意),嘴上说:
“我听您、钱局和胡局地—多个专家,多份胜算!”
“谁把案件现场分析透彻-能把案子破了,谁就是专家?!我回头给钱局建议-再从局里抽选精兵强将来?”郑支很直白道:
“小艾,目前现场-你跑得最熟,有什么看法?”
“同一个村上同一种类型的小姑娘,在同一条偏僻路线上,被同一种作案手段侵害后,扔在同一口深井里,相隔数年没被发现!如果老友不重新开挖废井,或许永远不会被发现?!”艾春光绕口令般地数说:
“我一是同意牛大的分析意见-同一个凶手干地!二是冥冥之中感觉-案子一定会破?!”
他说这番话时-右眼皮急速地跳动两下:难道感觉-对唠?
“讲地好!就是要有依据地大胆讲!还要充满破案地信心和决心!”郑支表示赞同-鹰眼发亮!
“小艾是带着问题-勘查现场的,他在现场勘查报告中,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意义的想法!”牛大的口吻-充满欣赏:自己的分析意见大部分是依据艾春光拟出的报告。
“郑支、牛大,报告是技术探组集体讨论地,尤其是赵法医的功劳-我只是‘执笔’?!”春光说着-摸了一下鼻尖:有的想法确实是自己提出的-不知对不对…
“到底是哪过(个)地功劳,案子一破-就一清二楚?!走-我们到驷乘岭山口—看看?”郑时民提议。
一行人步行向北经过阳山边村,半小时后抵达山口-一道小山梁:
山岗南侧是村民砍杉树、开垦的大片旱地;北侧近处是废弃的石头塘子(采石场),远一点是大片水田、阴山边村,更远处是箭山街道。山岗两端是驷乘岭、马背山的山坡,山坡上斑秃状长着一人高的灌木丛,稀稀落落的杜鹃花蕾已渐红,偶有白色的蝴蝶儿-结伴飞过;更多的是星罗棋布的太湖石…
四个人站在山岗上,巡视良久-没人吭气儿!
2002年夏天清晨,李雪芬由南向北-消失在山岗附近;1999年冬天黄昏,刘亚萍由北向南-在山口—凭空“蒸发”了;这个春天,两个鲜活的生命被证实-冤死在十余丈深的废井底;凶手却至今逍遥法外——任谁身临其境,都倍感无言和愤懑?!
“郑支,快4点唠,我们回所吧?”牛大低声打破沉默。
“杉树砍光了,走地人-还是少?这半天-连个鬼影儿—都没见到?!”汪义军感叹道。
话音刚落,北面的石头塘子凭空刮起一阵怪风,夹带着落叶和枯草-向山岗旋来——
郑时民岿然不动,沉声说:“我们一定要昭雪沉冤,给两个姑娘一个交代!!”其余3人惊得连声说“是”!
——旋风应声-散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