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钱韦地煎熬(1/2)
老k,何许人也?
桐溪警局真正了解他的人-不多?!艾春光是其中之一:
他位列江南省警厅刑案总队“四大名探”,主攻现场勘查和痕迹鉴定专业,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从事技术侦探近30年,在全省培养了大批专业骨干,不夸张地说,省内的技术探员基本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他爱抽烟,尤喜“三五”牌;酒量大、酒品好,1顿1斤“京口子”-不在话下。但有“两不”—勘查现场-不抽烟;开会夜餐-不喝酒。
有人按职务,依大名最后一个“凯”字,尊称他-凯处;他更喜欢人家叫他“老k”,k既是“凯”字的声母,也是“勘”字的!久而久之,这个称谓喊出了名,有时厅长也这么叫,弄得有人甚至将他的本名-忘了?!
在江南省警界,“老k”是疑难复杂案件现场勘查质量高的保证,也是基层技术侦探的“护身符”。
有一种说法:一个案子的现场-只要前期没有重大失误,老k来勘了,就会大大降低“触霉头”的可能性?!他不会在各级领导面前-揭你短、说你“不是”;甚至会助你在复勘现场中-再次有重大发现!
他从来不因为被誉为“江南第1勘”而沾沾自喜、刚愎自用,更像是老大哥般的良师益友,深受市、县级技术员地爱戴!
提起他的名头,不能不说说他的破案故事?故事成千上万,有两例经典-常被提及:
一例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下半叶,老k开始技术侦探生涯不久,在芜北县农村发生了一起女教师被杀案。
他复勘现场时,在挪动的搪瓷缸上发现一枚手印,后来认定手印是同村的一“老实人”杨某所留。
老k断言-杨某就是凶手!当时有村干部疾言“人要是他杀地,我替他坐牢-枪毙都成”?
当然,案破后证实-老k是对的!
另一例发生在世纪之交-2000年的夏天,还是在芜北县农村,一个老和尚被杀死在小庙里。
已是名探的老k赶到现场后,连夜加班加点地勘查现场、检验物证,最终认定:庙顶一张大瓦片上的手印是一名可疑的“庙游仔”留下地!
在他返回警厅的路上,当地局长电话报告-“庙游仔”正是凶手…
在刚入刑案技术行的小艾眼里,老k是-神,是-榜样!直到他受指派到凯处办公室-学习深造,才切身体会到-作为名探,更多意味着“责任+付出”!!
当再次发现刘亚萍的尸骨时,艾春光就在想-“老k”老师快来唠?后来专案组侦探出“3名嫌疑”,他的想法覆灭了。
等到林中无名女尸出现后,小艾从汪义军的闲谈中,了解到-老k一定会来箭山,只是时间问题?!是以他对老师地到来-充满期待!
17日下午,艾春光从佘湾石矿回到所里,安排小孙整理借来的资料,自己则开始仔细回忆、梳理3起白骨案的现场勘查情况,着手整理综合性的技术探组工作报告-为“专家会诊”做准备…
正在忙着画板图的小艾-突然感觉出身后“有人”?
他一回头-正好瞅见钱局专注的目光,连忙直身让开!
“这板图画得-很逼真,你继续-”钱局目光变柔和道:
(案件现场板图一幅)
艾春光是他重视刑案技术侦探的结晶!
当年,他初到桐溪县局任职一把,调研时发现技术侦探-青黄不接、人才匮乏、局面堪忧,即将影响到案件侦探?!
作为侦探专业科班出身,后又接受过系统现场勘查、痕迹鉴定专业培训的他,深知培养技术侦探梯队的重要和急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