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人不可貌相(2/2)
“老师,我参加了所有3次现场勘查,还勘查过其中1人的失踪现场,我-我从头依脑(依次)给您汇报一遍?如果讲漏唠,请汪老师-补充?”春光别着桐普话-自荐。
“……”老k微微颌首,汪义军跟着点头。
于是,在夜色包裹的八卦宾馆内,艾春光围绕着“李雪芬”、“刘亚萍”和“竹林未知名女子”,连说带比划地详细介绍了两个多小时:
名探老k神情凝重,茶几上多了两只扁“三五”空烟盒!
他越听越心惊-看来不仅徒弟们“没见过”?就是他领衔全省技术侦探-勘查现场30余年,也没遇到过类似的案子!
记忆中-放眼全国,也没听说?!或许是自己孤陋寡闻?但案件现场勘查和侦探的难度是“铁板钉钉”的!
在侦探界,单个白骨案件都因“时过境迁”、“现场痕迹物证自然毁灭”、“目击者几乎没有且记忆模糊”等不利侦探条件,而被定位为“高度疑难复杂案件”!
现在-一下子爆发3起?!用“非常棘手”四字难以形容-怎么破???也难怪钱韦-急!急!急!
从小艾讲述的方方面面,能够看出-专案组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技术探员…
“很晚了,快半夜了?”汪义军示意艾春光,他站起身“烧开水”:已经是第4壶,屋里烟雾缭绕-因担心夜深人静、窗外有耳,未敢开窗?!
小艾透过烟雾-察觉到汪老师的意思—让“老k”老师休息。
他也觉得自己-有些过:穿插讲唠许多现场以外的细节,特别是“王泽武”、“王大泉”和“周小林”的嫌疑及排除-本是程勇应提供地。
“老师,我-我上‘卫生间’—”艾春光摸了一下大脑门-起身道。
“噢-”老k给了小艾一个“自便”地手势。
汪义军轻轻开窗-留出一条缝儿—透气!
他看见春光进卫生间,趁机道:
“老师,明天让小艾把整理的报告-拿一份给您?”
“好!你先去休息-”老k抚着肚皮,心平气和道:
“明天早一点,我们先去复勘‘废井’和‘地沟’;然后和法医仔细商量-这类白骨案,法医地判断非常重要;形成统一意见后,再给专案指挥部领导反馈?!”
“行!我去睡了-”汪义军经过洗手间门-探头对春光道:
“睡前-记得关窗子?!”
老k点燃一根烟,等小艾出来:听声音-他在淋浴…
艾春光“赖”在洗手间-泡澡。
很长时间没有彻底洗澡,他洗罢-觉得脱了一层皮,轻省一大截!
等他蹑手蹑脚地走出卫生间,才发现:
名探“老师”大开台灯,戴着老花眼镜,伏在办公桌上,聚精会神地写着什么?
艾春光走近老k身后,探头看清了前面几行字:
问题1:3起命案能否串并案?依据?
问题2:是否本地人作案?依据?
问题3:认定犯罪的证据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