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老K的假设(1/2)
自上次程勇他们请她辨认钱包后,黄师傅感到一股巨大的不祥之气,日夜笼罩着自己:
她不想和任何人谈自己的不安、恐惧和悔意,只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反复咀嚼着多年的记忆片段——
黄友兰的缝纫手艺,在箭山镇相当有名气!
她手巧心灵、秀外慧中,虽然因家庭变故,未能“读出”一条路,但是良好的家教,温文的个性,让她跟着城里的老杜裁缝,练就了一门量体裁衣、缝缝补补的细活路。
兰兰缝纫店开张以后,黄师傅手艺精湛,服务态度好,而且人长得漂亮,店里的生意迅速红火起来!
为了更快、更多地赚钱,她常常在店里熬夜加班-赶活儿,这也引来了始料未及的“大麻烦”:
经常有蓄着长发、戴墨镜,穿着花衬衫、喇叭裤的小青年,三三两两地进到店里,吹着口哨、东摸西看,不着边际、胡乱搭讪…
黄友兰不堪其烦,就带起徒弟-做帮手,尽可能在白天把活儿干完?!但“好女怕难缠”,特别是那种-需要的缠——
周小林就是这种缠的典型代表。年轻的小林长得仪表堂堂、身强力壮,但家境较差、沉默寡言。他穿着朴素,一天到晚琢磨“挣钱”;稍一有空,就来缝纫店给同学-黄友兰帮忙:搬搬布料、买买煤基,烧壶水什么的…
日复一日,黄师傅和徒弟们已经离不开周小林,直到她-以身相许。如愿以偿的小林发下重誓:一定让兰兰不再辛苦,过上好日子?!
黄友兰的确“旺夫”—
周小林先是在煤矿上班,他脑子好使、手脚勤快,吃苦耐劳、为人仗义,很快小有积蓄,还拉起一帮铁杆儿工友。
工友们的工作服日常缝补,落在黄师傅身上。她总是补得严仔严缝、熨得撑撑头头(平平整整)。这帮人叫她“贤惠嫂子”,其中就有-严浩!
后来,小林和佘湾的卢国志合伙在驷乘岭北-开石头塘子,赚到一些钱。为了搞好和箭山村的关系,小林只好得罪“卢鬼-子”,和笑哥搅到一起…
黄友兰自然少不了送些布料、甚至成衣,给卢、刘两家人。这为小林在朋友面前-挣得不少面子和人情。越发让小林对妻子又爱又敬!
随着家里经济条件改善,她带徒弟-“挑剔”起来,直到遇见和自己年轻时很相似的-刘亚萍?!
懂事的亚萍在照顾周霞方面,花了很大工夫。黄师傅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将来一定要给她找个-好婆家?如果她同意,收做干姑娘(义女)-也怪好地;自己给她-配嫁妆!
往往事与愿违。
亚萍学成后,央求“出师”,说要-开店?
此时,逐渐长大的周霞对亚萍-十分排斥,一次竟然当着亲妈面前,火冒冒地指责“亚萍和她-‘抢’爸爸-”。
这立即招致黄师傅一顿训斥,如果不是亚萍拦住,周霞挨揍-是飞都飞不掉地?!
冷静下来的黄友兰仔细思量:小霞-毕竟是“引来”地。她的性情不像自己和小林-也难怪!
自己夫妻俩只晓得挣钱,在家教和读书方面-对周霞付出得太少;连她上学接送都是亚萍代劳地!
现在两个“姑娘”-不和,不管怎样-万万不能让好丫头亚萍—受委屈?
在家里,小林对兰兰是言听计从地-“亚萍开店,你一手安排”!
黄师傅帮忙布置爱徒的缝纫店,送了两个大件儿:一台缝纫机-亚萍学徒用地;一张三屉单柜办公桌-上面有锁,可以放些贵重东西。
此后,她亲眼看到亚萍的缝纫生意-慢慢好起来。
99年正月间,亚萍小店发展成“萍萍服装店”,她作为师傅-要几(多)高兴,就有几高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