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卡里有钱心中不慌(2/2)
“其实我两周前就辞职了,不过没敢和你们说。”
“那现在怎么和我们说了?”
方妈妈脸色有些不好看,这年头找工作不容易,何况是方天禄之前月收入能有三万的,估计再干个一年半载,就能升职加薪了。
“我很早就开始写小说啦,今天不是拿到稿费了,才敢和你们说。”
岳母问道:“多少稿费?够养活你们一家四口吗?”
余晓梅就是作家,她深知作者在最开始拿到的稿费,恐怕连自己的生活费都支付不起。
“网络小说,八十万,已经给忆秋保管啦,过段时间还有出版社谈出版。”
“哪家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经验出版社。”
岳母点点头,也不再多问,她是对网络文学这块不了解。
一辈子写的都是实体文学,有自传、有文集、有鸡汤、还有言情小说。
不过,余晓梅对二十一世纪经验出版社倒是很有了解,这就是她常年合作的出版社,只是这家出版社最近出现运营策略上的问题,急需热书救场,最近经常可以在试读会上看到它们编辑的身影,到处收书还不够,还需老将出马,所以余晓梅最近也在写小说,一部都市言情小说。
但方华还有疑问,问道:“亲家母,你说天禄去写作靠谱吗?”
余晓梅点点头:“天禄既然敢说自己赚到八十万稿费,那应该是有的,网络小说靠不靠谱我不知道,不过这家出版社我知道,还是靠谱的。”
方华这才放心:“儿孙自有儿孙福,那我就不多管什么了。”
见状,方天禄心理踏实不少。
他没敢说自己这钱是靠写歌赚来的,很多作词作曲人可要比作者穷困潦倒的多。
说是写书赚的,刚好岳母就是作者,多少还能够理解。
而且西游记也正火不是?
刚好这时候手机响起,岳母瞥一眼,见到来电名字是东方建业,提醒道:“要价别宰太狠,经验出版社最近很多作者被挖角,经营困难。”
毕竟是余晓梅合作几十年的出版社,多少会有一点感情。
自从老东方先生走后,把出版社交给儿子打理,经验出版社就一直在寻求转型,最后转型失败,整个出版社就靠着一本发行量两百多万的杂志撑着。
因为行业竞争激烈,两百多万发行量,其实赚不了几个钱,所以经验出版社也就从一线退居三线,好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一批能写畅销书的忠实作者,才不至于让经验出版社倒闭。
“好,好。”
方天禄答应着,接起东方建业的电话。
“学弟,不知道你现在有时间吗?”
“我现在在五台场家里,恐怕没办法赶到市区。”
东方建业沉吟片刻,又道:“那这样,经验出版社旗下针对年轻人的子品牌‘花样出版社’的主编一会儿就会到五台场,你找个地方,和她见一面?”
“好,那个主编叫什么名字?”
“主编费贻,助理编辑莉莎,嗯,都是美女,还有她们要审阅西游记后续原稿。”
昨天,东方建业看到方天禄登台唱歌,就知道这个学弟不是艺人助理那么简单,于是就和方天禄有过通话,后者也大方承认自己就是作者。
挂断电话,岳母问道:“怎么样?”
方天禄把主编想要见面的事情说出,岳母就打包票道:“一会儿我同你一起去吧,我和费贻、莉莎两个小姑娘还算熟悉。”
“那真是太好了。”
虽然已经决定要和经验出版社见面,不过方天禄为避免以后法律上的冲突,打开电脑和责编联系。
咸元亨虽然已经下班回到家里,但是见到手下最火小说的作者发来信息,还是第一时间就打开并回复。
‘和网站签约后,实体书出版权是在作者自己手中,网站只是享有版权的利润,所以作者可以自己找出版社,另外出版内容必须和网络更新同步。’
看到责编回复,方天禄知道这其中利害关系,这才将西游记已有的原稿打印出来。
接着,就和余晓梅来到约定见面的餐厅。
——————
ps:试读会:和人才市场差不多,许多编辑面试作者,作者向编辑推销自己的创意,需要几千上万字的开头给予编辑试读,就和现在投稿给网站编辑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