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沾花惹草酿苦果 飞来横祸无处躲(2/2)
“呃,这个……我也没啥要求,这几年太忙,一直没遇到合适的。”武端义心里一直挂念着他的反腐大计,于是急匆匆拿出文稿,递到祝成面前,“祝市长,这是我在调研的基础之上,拟定的五项反腐举措,您看看怎么样?”
祝成接过文稿,仔细地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好,好,真是人才难得啊。你提出的这些举措,犹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对贪官是一个很大的警醒。我个人完全支持。年轻人,好好干,前途无量啊!”
听到祝成如此表态,武端义心里很高兴。“谢谢祝市长支持!”
“别这么客气嘛,你我都同为公仆,自当为民效力,今后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来找我。我会鼎力支持你!”
武端义见祝成如此开明贤达,便进一步问道:“祝市长,我想举办一个电视述廉节目,让各区县的领导亮亮相,您觉得怎么样?”
祝成皱起了眉头。
“祝市长,您是不是不赞同这个想法?”
“呃……没,没有。现在公务员工资这么低,大家都在抱怨,就拿我这个市长来说吧,我一年的收入,还不如一个包工头挣得多,还不如一个开饭馆的赚得多,可是,老百姓还以为咱们挣了多少钱呢,公开更好,让老百姓看看咱们有多可怜,正好可以消除对咱们的偏见。”
祝成瞥了武端义一眼,接着说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嘛,我会鼎力支持你的。不过,这个事情最好向秦书记汇报一下。我现在只是二把手,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哦,我懂了,我找秦书记去。”
“果然是雷厉风行,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说实话,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这些老同志干劲在逐渐消退,但是在你身上,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做事业就需要这股锐气。小平同志不是说过嘛,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我看到你啊,就像看到当年的自己,所以,我看好你,真的希望咱们能成为忘年交。”
“祝市长,您过奖了。”武端义很庆幸能遇到这样一位好领导。
武端义又来找秦广川,并说明了来意。秦广川看了看意见稿,说道:“想法很好。”
武端义在等待着秦广川继续往下说,因为“想法很好”四个字,无法让他弄明白秦广川的真实意思。可是,等了十几秒钟,也不见秦广川再吐一个字。秦广川只是一直看着自己,看得他浑身不自在。
“秦书记,我的想法是否可行?”
“可行。”秦广川惜字如金。
“秦书记,区县干部电视述廉,您觉得怎么样?”
“对干部要充分信任,但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我们不也需要向省纪委汇报个人事项吗?无规矩不成方圆。我支持你的想法。”
“谢谢您的支持!那就不打扰您了,我先告辞了。”
秦广川也站起身,“我轻易不夸人,我觉得你会是一名优秀的纪检干部。”
“谢谢秦书记夸奖!端义自当竭尽全力,干好本职工作。”
武端义出来之后,感觉后背有点发凉。秦广川太神秘了,简直高深莫测,完全不像祝市长那般随和。在秦广川和祝成这两个人之间,他更喜欢祝成。但不管怎么样,秦广川对自己的工作还是支持的。这就够了,那就放手大干一场吧。
晚上,素红洗了一盘水果,端放在茶几上,“吃点水果吧。”
“噢,好。”王炆良放下手中的资料,一看手表,快要8点了,“你也歇歇吧,好节目马上就要上演了。”
“嗯?什么好节目?”
王炆良没有回应,只是顺手拿起遥控器,把频道拨到了胶河卫视上。
女主播抑扬顿挫地播报:“近日,胶河市纪委制定颁布了《胶河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五项意见》,要求领导干部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向全市人民电视述廉,自己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一位出场的官员面色凝重,似乎显得有些紧张。“大家好!我叫王清洋,1980年开始参加工作,现任胶泊区区长,月收入4109元。爱人是中学教师,女儿已经上大学。我的办公电话是88594721,欢迎大家监督。”
“当官儿的收入不高啊。”素红说道。
王炆良微微一笑。
第二位官员紧接着出场:“大家好!我叫李明照,1985年参加工作,现任绿岛区区长,月收入3987元。爱人和儿子经商。我的办公电话是88683687,欢迎大家监督。”
素红说道:“这也是个清官,收入肯定不如老婆孩子多。”
王炆良两眼眯成一条缝。
第三位官员则显得颇为轻松,“大家好!我叫杜爱仁,1976年开始参加工作,现任海泽县县长,月收入4216元。爱人无业,孩子在读高中。我的办公电话是88422763,欢迎大家监督。”
素红说道:“这个当官儿的也挺穷,全家人都靠他自己养活。”
王炆良点点头,“老杜啊,是个老实人,干了不少实事。就是年龄有点大,要不然,应该还有上升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