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趣闻(二)(2/2)
“不错,清明节的时候咱们就没有好好地整过,现在也是时候美化一下公墓了。”
村子由于实行的是土葬,因此村民们选择将死者的尸骨送到公墓中供养。公墓就坐落在兰若观的西面,平时陈向军就经常过去打扫,那里其实早就没有什么活了,不过他也不好拂了老人们的意,便想出了这个办法。
“你放心吧,向军,这点小活咱们哥几个轻轻松松就搞定了,对吧?”
老人们相视后放声大笑了起来,刘淑芬看向他们,深深的鞠了一躬。
刘淑芬的丈夫很久以前出去参战,没过多久就传回来牺牲的噩耗。她是一个十分传统的女人,崇尚着古人“从一而终”的理念,也因此没有再嫁。浑浑噩噩的过了十来年,愣是一个二十多的黄花大闺女变成了四十多岁的妇女,正当她开始经常设想自己的余生将会怎样度过时,恰巧听闻村口的大妈们谈论老道长卧床不起的事情,便毛遂自荐,来照顾老道长了。虽然道观的生活清贫,日常的事情也不少,但她却觉得生活非常的充实与自在。
工资对于她来说,倒是不在乎的,毕竟年轻的林道长和老道长一样,都不是贪财之人,加上乡下地方经济也说不上顶好,光靠香油钱的收入也就只能勉强糊口,如果没有大家伙不求回报的支持与帮助,兰若观保不准就消失在茫茫深山了,每思及于此,她的内心都对村民们充满了感激。
这时一位名为李顺的老人插了句言。
“你们听说了没,昨晚庆典结束的时候,外面开进来个车队,还跟了辆大卡车。”
“卡车?那真是不多见。”几个老人也面露诧异。
“听村口那帮嚼舌根子的妇女们说,那是搬家公司的车子。”
“搬家吗?难道是大宅子的人来了?”
吴婉贞突然提醒道。在灵隐山和侧面山脊的交汇处,早些时候有人来买下了那块地皮,不多久便建起一座被围墙包裹着的大宅子,由于恰巧处在山阴,因此常年照不到阳光,氛围十分诡异,完工后村里曾有人过去拜访过,但却发现宅子里并没有人搬进来。
“散场的时候,大家伙集中焚烧鬼面具和服装时,看到他们从大路上开了进来,但没过多久又掉头回去了。”
“那不都凌晨两三点了吗?”
“说的是啊。”
林致远也微微的皱起了眉头,他昨晚也看到了车队,想来就是村民们所看到的了。那种时间,不仅开车风险高,而且对于乔迁新居来说,也是极为不吉利的。
“估计是天黑走错了吧?”陈向军插言道。
“你当别人都是你啊,怎么可能会走错。”吴婉贞对他的说法完全不以为然。
林致远也点了点头,他也是不相信走错路这种说法的,村道和国道交会后虽然会形成岔路口,但两者的区别确是十分明显,他相信没有人会看不出。毕竟六车道的国道和双车道的村道之间可是巨大的差异。
“不是走错的话怎么会掉头呢?不过搬家单单用卡车也就够了,前面那几辆车又是什么回事?”
“直着走不掉头的话,用不了多久就能直接开到大宅子了。”
“你这说的倒是实话。”陈向军也肯定了吴婉贞的说法。
“那户人家的主人是谁啊?也建好了好长一段时间了吧?”
“秦叔,那宅子建的时候你有没打听打听房主是谁啊?”
秦定国在村里面弄了一个小公司,专门承接房屋的修缮工作,村里人的房屋有点小毛病或者要修整的时候,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他的“定国装潢”。
“这我可真的不知道,”秦定国摇了摇头,“当时那块地方修建的时候,施工现场外面用护栏围得死死的,请的也是外面的施工队,当时我还特意去看了下,结果给那些施工的家伙请了出来。”
“哼,那些城里人都不怎么好相与,瞧不起咱们这些乡下人。”
“话别说这么绝对,新来的那户做家具的人倒是挺不错的。”
“你说的那家男主人好像姓李是吧?”
“对,叫李晓义,今年还参加了庆典,这哥们可以的,跳鬼神跳得别提多卖力了。”
“哦?”
这倒是出乎吴婉贞的意料,在她印象里,城里来的家伙眼睛都快长到头顶上去了,动不动就说他们乡下人封建迷信,没想到这李晓义却愿意参加他们祭拜鬼神的庆典。
“这倒真是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