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年前琐事(2)(2/2)
“悦儿!”张曜从圆凳上跳起,冲了过来,见萧芊悦很安全的在紫纭怀中,没有受伤,这才松了口气。
紫纭颤抖地松开手,脸色苍白。
萧芊悦扶着紫纭,急地连喊,“快,快去请大夫来!快去请大夫来!”
好好的阖家年宴,就这样被搅和了,太妃生气的指着那个婆子,骂道:“没用的东西,这点儿小事儿你都伺候不好,要你何用?来人,把她给我拉出来,打四十板子,送到庄子上做苦役。”
“太妃饶命,太妃饶命,奴婢不是有意,是大姑娘她踢奴婢一脚,奴婢才会失手,求太妃明断。”那婆子很清楚要不是张欢用力地踢她一脚,她绝对不会失手,更何况现在为了活命,就算此事与张欢没关系,她也要攀上张欢,这样才减轻罪名。
“我踢你?你在说什么鬼话,明明是你踩了我一脚。”张欢生气地扯了扯裙子,露出沾着灰尘的粉红绣花鞋,“你那牛样的大脚,踩得我都要痛出眼泪来了。”
“哼,狗东西,做错事了,还敢诬陷主子,来人,把她拖出去,打她六十板子,送到庄子里去。”张曜怒道。
“太妃,王爷,饶命啊!奴婢冤枉,是大姑娘……”两个婆子上前堵上了那婆子的嘴,将她强行拖了出去。
张欢微微眯了眯眼,精光一闪而过,小王妃还真是好命,有个这么忠心的奴才,要不然那锅汤倒下去,容貌尽毁,她就再也没有本钱去迷惑父王了。
厅中的事,萧芊悦无心去管,在偏房内亲手动手为紫纭宽衣,只是那手一直抖的厉害,眼睛也红了。
“主子,奴婢一点都不疼,您别这么担心。”紫纭笑着安抚萧芊悦。
“怎么会不疼呢?那么滚烫的菜汤倒在身,怎么不会疼呢?”萧芊悦根本不相信紫纭的话,看着衣裳上的油渍,皱紧了双眉,那婆子怎么会失手呢?
紫纭没有说谎,大冬天的,身上的衣服穿得厚,她背是除了发红,并没有起水泡,烫得的确不是很重,抹上上好的烫伤药,就连那点炙热感也消失了。
嘱咐下人把紫纭送回院子,萧芊悦重新回到厅上,屋内已收拾干净,做错事的婆子也不见了。萧芊悦没有追问太妃是如何处置那个婆子的,而是让青纱去打听了一下,得知原委,萧芊悦若有所思,张欢是真得被踩痛,才会不慎踢到那婆子的,还是……
若张欢是有意为之,那么,萧芊悦心一紧,这个才十岁的女孩,所作所为,令人害怕。这个怀疑,萧芊悦不敢对张曜说,只是暗中更加注意张欢。
过了小年,皇上封了印,张曜不用上朝,就整天腻在萧芊悦身边,或谈诗论画,或对弈品茶。
腊月二十四,王府内外忙着打扫,远逸馆内也忙得热火朝天。
温暖如春的暖阁内,萧芊悦坐在临窗大炕上绣花,身上穿着藕荷色印花交领长袄,乌黑的秀发用晶莹剔透的喜鹊登梅碧玉簪挽成偏髻,发髻间散落的青丝垂到肩膀上,隐约露出后颈的白皙肌肤。
张曜在伏案做画,画的就是倚窗绣花的萧芊悦,“悦儿,看看为夫画的如何?”
萧芊悦见画上的她体貌如同真人一般,凝眸浅笑,道:“王爷画的仕女图很漂亮。”
“画再漂亮,也不及我家悦儿漂亮。”张曜笑,“来悦儿,你来提字。”
“王爷就不怕妾身的丑字毁了王爷的好画吗?”萧芊悦放下绣棚,笑问道。
“浓树疏花寻晚香,忽闻廊下鸟啼鸣。”张曜开口吟诵出萧芊悦数年前所做的小诗中的两句,“悦儿的才学,为夫是早就有耳闻的,悦儿就不要做这谦虚之言。至于为夫是听谁说的,悦儿只怕一猜便知。”
“是了,王爷与齐皓明原就是朋友,想来是听他说得吧?”萧芊悦敛去脸上的笑,女儿家的闺中诗词是不能传出来的,齐皓明这么做实在是太过份了,太妃用《女戒》敲打她,只怕也跟这事有关联,毕竟女子无才便是德。
“悦儿,你想提什么词?”张曜在磨墨,没有注意到萧芊悦的异样。
“这画很完整,提词反而有画蛇添足之感,不如就这样吧?”萧芊悦淡淡一笑,袖手站在画案前,没有接张曜递来的毛笔。
张曜看了看画,觉得萧芊悦所言有道理,笑道:“悦儿天人之姿,提什么词都不合适,就依悦儿之言,不提词。”
萧芊悦垂睑不语,走到炕上坐下,拿起绣棚继续绣花。
腊月二十八,皇上赏下了大红的福字和一副对联。
腊月三十,大年夜。依例,萧芊悦随张曜入宫朝贺。天刚亮,萧芊悦就起来按品大妆,身上是大红绣金鸾凤祥云纹的大袖翟衣,肩上披着绣金祥云飞凤的霞帔,围着玉革带,头上戴着重重的双凤衔珠鸾凤冠。
府门外车马仪仗早已备好,一路疾驰,几乎没有停顿,一番颠簸之后,停在宫门之外,下车换轿,去文德宫见太后,去乾明宫见皇上,去秀毓宫见德妃。
回到王府,张曜和张氏族长带着男人们去祠堂祭祀先祖,女眷们有品级的按着品级穿戴,没品级的也穿上华丽的衣裙,跟着太妃和族长夫人进行祭祀。
祭祀后,族中的人各自散开,回房歇息,到晚膳时再到祠堂的大厅聚餐守夜。
正月初一,萧芊悦又随张曜进宫,又行了一天的礼。从初二到初五,张曜接待着来拜访的亲戚和朋友以及官员;萧芊悦随太妃奔东家去西家,四处赴宴。两个人只能晚上碰个面,话也说不上几句就累的睡了。初五破五,城里店铺开市,两人在家里窝了一天。
正月初六,皇上开印,百官上朝,张曜又开始忙公务。
正月初八,太妃带着萧芊悦和四位姑娘去护国寺放生祈福。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城里府内都挂着好看的花灯,明月如霜,冬日的萧瑟,丝毫不减元宵节的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