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柯察金(2/2)
三
正如王蒙先生自嘲,前苏联的遗老在咱中国。
在莫斯科,我独自漫步于着名的阿尔巴特大街。阿尔巴特大街位於莫斯科的市中心,在历史上,这一带是贵族居住的地区。因为普希金等艺术家的存在,这里成了莫斯科最着名的一条文化街,被称为“莫斯科的精灵”,浓缩了俄罗斯悠久的历史风情,也是俄罗斯现代文化的窗户。
在街中间的俄文旧书摊上,摆卖着不少苏联时期的旧书刊,我随便翻翻,虽不识俄文,但其精美的装祯和发黄的书页,仍回映着历史的反光。
这时候,我看见一位年逾八十的中国老人,满头白发,满脸沧桑,在一男一女两个讲着汉语的中国青年的搀扶下,来到这旧书摊前椅中坐下,翻开一部厚重的旧书,聚精会神,两眼放光。我想,这位老人,或许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苏联留过学,或许在苏联的大工厂里学过工。今天,他在後辈的陪伴下重游旧地,看物是人非,时移世易,不知有多少兴亡之感?
在咱中国,不仅有前苏联的遗老,还有前苏联的遗少。
我所居住的深圳,或许在当代中国是最前卫最现代化的都市。就在前些年,在苏联已经崩溃若干年之後,苏联人己经叫俄国人或乌克兰人己经好多年之後,我们还在念念不忘苏联精神。我们的党政界文化界的一批前苏联遗少,不惜国家钜资,不远欧亚万里,不惜垫高鼻梁骨涂白黄皮肤假扮苏联人,摄制出了大型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并且在中央电视台和各地电视台隆重献播,而且还惹得好多前苏联的遗老遗少一把把鼻涕和眼泪。
不久前,深圳世界之窗又推出“震撼钜献全新大型综艺史诗晚会”《天地浪漫》,其中一幕为《保尔·柯察金》,演绎了柯察金与冬妮娅的“纯真爱情”及其在革命烽火中各自对人生不同的抉择与历练。演出结束时,莫斯科红场上,巨型的坦克前,人们载歌载舞,盛大的阅兵式,列宁的巨幅画像,前苏联的国旗军旗,行进在队伍的行列前。
前不久,俄国问题专家金雁女士说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她说:我专门在那儿了解了这个乌克兰问题,那个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本身就是乌克兰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现在怎麽样看奥斯特洛夫斯基写这本书?我问乌克兰人,乌克兰人说他就是一个奸细。他说如果你们中国有人对侵略你们中国的人这样地大加歌颂的话会怎麽样。
我们的钜资钜献,可惜不能在他的故乡献演。
人家早就抛弃了“保尔”,我们还在“柯察金”。
人家割弃的痈疽,成了我们的宝贝。
人家荒弃的废墟,成了我们的家园。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