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复仇烈火(下)(1/2)
小鬼子以为崇明岛是个近千平方公里大岛,只要严格实行灯火管控,“支那空军”就不可能那么jīng准地找到轰炸目标。
却忘了两岸皆是中国人、中国部队,言语、观点、心态不合会吵架甚至群殴打斗,有利于打击杀进家里来的小鬼子,按要求点燃篝火还不是乐颠颠照做,等着看小鬼子遭殃、横死?
江北沿岸是有顾长官亲信组成那什么协调队的一帮吃人饭不说人话、干人事杂碎,但多半还是满腔热血一心一意抗敌御辱的好儿郎。
十八军派出的联络官朱参谋依计划秘密部署,自崇明岛西北端沿江两岸,到开阔长江口入海一端,按要求排列的篝火天黑后立即点燃,给夜袭航空编队定位、指向。
小鬼子以为仍是怯弱、卑贱的“支那人”点燃防止rì军夜袭的江防篝火没有多留意,其实就算留意,也无法模拟复制,更别想添堵。
“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是高志航、刘粹刚的共同信条,各自驾驶长机最先起飞,一路上又飞在编队最前边。
远远望见长江口两列特殊规则篝火,中间一处狭长地带却漆黑一片,知道空袭区域快到了,概略着取中线飞行,并通过机载电台进行发动前确认联络。
有了崇明岛区域长江两边的篝火参照,机群拉开距离,形成大致两列并排飞行,准确地飞临西北端上空,高志航、刘粹刚所驾驶的两架飞机率先投弹。
他们机上所载的并非什么航弹之类,而是四吨多混装汽油与特制摔炮的酒瓶子。
投弹手打开弹仓之后,经过改制的舱口会像农村常用的手摇风扇斗子续谷粒那样,将舱内排列整齐的特制美酒,较为均匀地分发给下边的鬼子品尝。
带着骇人的呼啸声,这些酒瓶子纷纷砸落在地,爆响的同时有的点燃地面可燃物一引起大火,有的则摔碎在沙土上只能就着本身携带的汽油燃起小火堆。
烧着、炸中小鬼子的可能不多,但什么灯火管控,是完全失效了。
以接近三百公里时速,不规整的灯火地带,自崇明岛西北端到东南端,用个二十分钟可以一直亮到浅滩上游弋的小船、小艇上去。
有了带队长机洒下这些标记,后边的机组无需一再校正飞行方向,得以专心地按照飞行顺序,释放各自拖带的一架滑翔机。
这些滑翔机自身没有动力装置,全靠八架tb-3的拖拽才从南京飞抵此处,失去拖拽不至于立即一头栽落坠地,但滑翔高度越来越低是难免的事。
在滑落地面起火爆炸之前,它们都像农药喷洒机一样,洒下大量混合油料,引起燎原大火,只不过火势并不太凶猛。
这时的崇明岛自西北端约莫二十公里处开始到东南端浅滩海面,已是一条处于暗夜中的明亮灯火带。
小鬼子自清末开始欺师灭祖开始,就一直压着“支那人”肆意欺辱,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虐待啊?
实在是憋不住劲了,无视不许还击命令,纷纷从还没有中招的各类工事中跳出来,或是依托工事展开猛烈的自发对空shè击,完全不知道这是没事找死!
雷达普及、热源追踪等智能导弹出现以前,地面夜间防空哪怕是对空探照灯、专用仪器齐全也非易事。
第一次承德之役中,吴毅拥有后世积累,又夺得大量老式防空小炮,还不是大白天依然采用诱击方式?
可以说,崇明岛上这些小柜子,就是不如老鬼子松井石根,跟国民zhèng fǔ军情况掉了个个!
原计划就用于这边的十架,两架长机载的除了酒瓶弹,还保留了六挺航空机枪,就是用以对敌扫shè。
飞掠近海浅滩之后,立即来个对开大转弯,压低机头对地面任何目标极速扫shè。
自以为神勇无敌的小鬼子,算是尝到“支那军”回马枪的厉害,记起不该擅自对空shè击一面暴露位置的命令,纷纷缩回还算坚固、可靠的各式工事里头去躲避。
只是为时晚矣!
空中夜袭编队第一波的其余八架,所带的都是高压液化气钢瓶捆扎高爆钢筒,比之前用于哈尔滨鬼子细菌城的先进多了。
甩开拖带的滑翔机后,立即来个航空机枪猛烈扫shè,特殊航弹循点投掷。。
这些集束炸弹般的特制航弹,每架机载四十颗,每颗单重100公斤,中心位置高压液化钢瓶连带混合填充物重达五十公斤,周围一圈十根高爆钢筒单根重五公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