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倭临城下(2/2)
果然不出三天时间,张天明收到了五十多条建议和想法。这些都是土办法,可以在没有机械的情况下直接实现的,其中最有利用价值的莫过于粘土沙型模做管胚子的办法。工匠们现实心的铁棒钻起来难度太大,认为可以在铁棒融铁成型之时就弄成中空,这样大大的加快制作度,钻孔成为扩孔,省时又省力。普通的东西要想用来抽铁管很困难,但是用粘土和沙子混合却可以抗住高温。这也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陶芯模了,张天明没想到这些古人,都已经能够运用此工艺。
工匠们提出来的建议包括很多方面,有关于制造专用工具,有关于改进枪的结构,有关于枪支热处理提高耐磨性等。大明的炼钢技术其实已经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些工匠中很多都曾经为大明神机营造过火器,但是那个时候神机营造枪多求华丽,工匠们在火器上添加大量无用的花纹和美观装饰。神机营的枪大部分的用处就是用来在番邦来朝的时候显摆,实战的用处很少。
张天明造枪却完全相反,他只求火器精准,容易大批制造,使用方便,能够实战。张天明造枪都是精益求精。
不过张天明要造的燧迅雷铳,却是史无前例,工匠们一时半会也难以成功,张天明在第一支火器出来的时候,试射了一下,虽然功能都已具备,准头却是太差,虽然枪上装了准心,但是瞄准起来也是颇为困难。张天明让工匠们抓紧想办法解决,他也不急催。张天明知道一项伟大的军事变革,都是要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才能成功。在戚继光率军前往新河的第十六天,张天明正在小院中练剑。
一个黄衣女仆冲进小院内,拉住张天明说道:“戚夫人叫我来叫公子你过去商议大事,张公子快跟我走吧。”
张天明认得这是戚继光家中的女仆小梅,知道王嫂这么急冲冲找自己定然是有大事。张天明身为明军巡办的事情,除了几个戚继光信得过的人,其它人并不知道张天明是朝廷命官,但凡认识张天明的人都是尊称张天明为张公子。
张天明急冲冲和小梅赶到戚继光府上,才一进院内,就看见王嫂在厅堂内心急得不停的打转。
张天明进了厅堂拱手道:“王嫂,不知道叫天明来此,有何要事?”
王嫂见张天明来了,眼前不由得一亮,上前道:“我家老戚出之前,曾经叮嘱,遇事必要找你商量。眼下可是有天大的麻烦,怕是难以度过了。”
张天明见王嫂如此不由得神情紧张,追问道:“王嫂到底生了何事?王嫂要如此沮丧。”
王嫂坦言道:“我前几日得夫家报讯,说戚家军已经在宁海现倭寇,眼下怕是已经赶往宁海。可是刚才城中来了一群附近渔村的逃难村民,他们说有大批的倭寇已经集结在台州东面的渔村,据难民估计怕是不下三千人。”张天明听到王嫂此言不由得从头凉到脚。戚继光显然是中了倭寇的调虎离山之计,倭寇的真正目标怕就是台州,却故意在宁海闹腾,引戚家军前往,却偷偷从海上南下,直击台州。
张天明有些不敢相信,回头问道:“那些渔民是否可信,先需要控制起来,预防是倭寇的内应,城门必需立即关闭,防止倭寇混入。”
王嫂回道:“渔民经常来台州卖鱼,城里的人大多都认识,想来不会有假。为了预防万一,我已经让守军,暂时扣押了渔民。如今城门已经关闭。即便如此,台州防务不足,要想抵挡三千倭寇,也是不可能的。”
张天明没有料到,王嫂已经早一步想到了这些,不由得佩服王嫂的当机立断。眼下张天明身为明军巡办,可以说是台州城内唯一的军官,张天明知道戚继光离开台州之时,台州只剩下不足五百人,加上县衙里的公差,也不够六百。以往大明军打倭寇的群起而攻之,才能险胜,如今要凭借六百人想击退倭寇三千人,真是比登天还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