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差点药死(2/2)
我奶奶对我非常关心,几乎每天都去看我,尤其是犯病的那天,她非去不可。我冷她就给我盖被,我热就用凉水给我擦。我得的是隔日疟疾(叫间日疟),就是隔一天犯一次。犯病时先发冷后发烧。
先觉发冷、肌肉关节酸痛、继后有极度的寒战、面色苍白、口唇及指甲发绀、皮肤起鸡皮疙瘩、牙齿抖动,冻得直哆嗦、直打牙崩骨,盖上多少层棉被也不解决问题,不管你想尽什么办法,都不行,就是冷。一直冷到一个小时左右。
寒战停止后开始高热了,面潮红、烦渴、皮肤干热、头疼,体温高达40多度,持续4个多小时。直往水里钻,钻到凉水里也觉不出凉快。
起病4小时后开始出汗,大汗淋漓。体温骤降,恢复常温。
村子里来了个游医(江湖医生),这人40多岁,不高不矮,不肿不瘦,长脸,大眼睛,尖下胲,说话声音宏亮。奶奶把他领到我家。这位游医是中医,他问了问,摸摸脉,看看舌头,就下了诊断---间日疟疾。
他给开了个方子:常山、槟榔、草果、柴胡、穿山甲、黄芩和知母,发作前2小时煎服一剂,隔3小时后再服第二剂。
游医说:“六付药保证痊愈,就是药贵点儿,一付药两决钱。”
妈说:“太贵了,吃不起。”
听说西药好使,可我们家乡也没有一个西医,琢磨来琢磨去,就琢磨到老李大奶家。妈就去老李大奶家找她姑娘(我管她叫二姑),因为在她家里住着一个常客,是一个往旅顺卖鱼的商人,他懂一点儿西药。这个人很好说话,马上就答应了。第五天回来就把治疟疾的金鸡纳霜拿回来了。
老李二姑乐店店地把药送到家里,她看见我,说:“你这不是好了吗,怎么还要药呢?”
我妈说:“哪好啊,明天就该犯病了。”
老李二姑对我妈说:“这个药可好使了,吃个三回四回就好了,成人一次吃三片,小孩少吃点儿就行。”
老李二姑走了,妈拿出来四片药,说:“这么点小药片,吃少了不管用,多吃点。”
那是早晨刚吃完早饭,我就吃了四片金鸡纳霜,躺在炕上睡着了。不多一会儿,因为恶心把我闹得,起来爬在炕沿上吐了一气。又过了一会儿,我就觉得我的身上有人用渔罩叩着我,越叩越紧,叩得我喘不出气来,我想把渔罩掀翻,就往起拱。可是,还有人使劲使劲往下按着我,我只觉得喘不出气来。我就拼命地往起挣扎,渔罩上的人也拼命地摁着我。眼前一亮,“门”开着呢,“门”外很亮,我就想走出这个屋钻到渔罩外面去,可怎么也钻不出去。就这样老长时间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这是我在拼命地争扎。我要把我身上的渔罩争脱,把渔罩上面的人推掉,不让他们压着我。“门”,哪来的门,那是窗户开着。
事后听妈说:“你当时哪来地哪么大的劲,三、四个人都压不住,从炕上站起来就往窗台上上,满屋的人都一个劲儿的喊你的名字,都吓哭了!我依为这回可完了,我四儿子的命完了!就四片金鸡纳霜要了我四儿子的命啊!”
这一次药物中毒,疟疾彻底好了。但是,眼结膜发黄持续了好长时间。落下一个脾肿大,肝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