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1章 博物馆惊变(7)(2/2)
……
最特别是子刚款桃式杯,鉴别方法与众不同,在杯中注满水,水面上通过折射,竟然出现了一个小船的虚影,比万花翠玉盒的三维小舟,更加难以鉴别。
鉴赏完毕,时已近午,文云清招待大家吃了一顿自助餐,不过级别很高,新鲜蔬菜,山珍海味,样样齐全。下午,众人分组开始“打假”,分别忙碌起来。
两天的时间,张若愚没有回别墅,在博物馆招待处和众位专家住在一起,白天分头查验,晚上聚会交流,这让张若愚对古玩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只不过,混沌炉一直以意识抱怨,说自己的“点心”(钢筋)没了,很不高兴的样子。张若愚只好劝慰说,回去一定补上。混沌炉却说,那个仿制金龙和金佛不错,让它当点心吃了吧!
张若愚听了,当然说不行,那可是犯罪的物证,吃了要犯法的,但感觉得出混沌炉对金属的喜爱,于是便信步走出去,在院子的角落里找到了一些废旧金属和一辆没人要的破自行车,稍稍解了一下混沌炉的馋虫。
第三天下午,文云清又把大家集中到先前的大会议室内,再次对大家表示感谢,并对三天来取得的工作成绩给予了肯定;然后,拿出两件文物,分别是红陶双耳罐和象牙镂雕群仙祝寿龙舟,请大家再仔细地甄别一下,这是陶器小组和综合小组都没有形成统一真假意见的文物。
对于这两件文物,张若愚早就看过,开始是凭自己的学识进行辨别,的确不好区分,全都是真品。无奈,他只好作弊,运用精神力进行探查,结果很快出来了,是一真一假,真的是红陶双耳罐;假的当然是象牙镂雕群仙祝寿龙舟,并与现实反映出来的状况恰恰相反,这让他不由苦笑连连。
红陶双耳罐,口径8厘米,足径4.5厘米,高12.2厘米。属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陶器,罐泥质红陶,手制而成。此罐造型优美,设计巧妙,制作精致,敞口,束腰,折腹,平底,口沿至腹部有对称的单鋬耳,器身无纹饰,具有实用功能。
象牙镂雕群仙祝寿龙舟,大清皇朝晚期牙雕工艺品,为慈禧太后六旬生日贡品,龙舟昂首翘尾,整体雍容富丽,寓含祝寿之意。舟内设3层楼阁,上层置龙凤旗和盖伞,中层有宽阔的平台,下层为船舱。每层均雕梁画栋,玲珑剔透,纤巧精丽;舟中王母、众天女、八仙、福禄寿三星以及船夫、乐手等共42人;舟身鳞片密结,楼阁灵秀华丽,勾莲、宝相、瓜果等花纹虬结连绵,多彩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