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危机惊现 上(1/2)
【第08章】危机惊现
第二日一早,黄盛如常由寿伯送去书院上学,午后申时下学,寿伯便早早的架了一辆双辕快车等在外面。上车之后顺着长安城中宽达百余米的主道一路疾驰,只花了半刻时辰便来到了城西延平门附近的永和坊。
唐代长安的城市布局大有讲究,城北中轴坐落皇城,东北、西北的坊市立居住的人家除去少许破落户外多是官宦家眷,而城东及东南则是传统意义上富人区,只因城东方向在历年的兵灾当中并不首当其冲。而城南便是中产阶级的聚居地,城西便是胡人和穷人聚集的区域了。
永和坊的位置恰好就是长安城西南角的延平门左近,是长安有名的匠户坊,房中群居着一个城市之中所有数得出用得上的各种职业工匠,一进入坊内,便能听见叮叮咚咚的铁器敲打之声不绝于耳,这永和坊当街的门脸全是一溜儿的铁匠铺,从刀剑兵器到犁头锄镰,应有尽有。再往里走几步更有制作各种铜器、银器的店铺,摆在门口的铜盆、铜镜、铜炉被擦得金光灿灿十分晃眼,有不少胡人好似进了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三步一惊呼,五步一愕然。
一直走进坊市的中段,沿街的店铺这才庞杂起来,木器、蔑器、漆器,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匠人齐聚一堂,可惜黄盛找了找没发现有卖豆浆的店面,便寻思要不要自己来开上一家,这样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挂起“永和豆浆”的招聘了。
“少主!”卢政与张庶二人都做蓝衫书生的装扮,守在一处岔口等候,行了礼后便扶车而走,转入岔口又行了百米,这便来到了一座没有府牌的大宅院前。
黄盛下了马车四下一看,发现这座宅院的正脸围墙至少长达两百余米,不看纵深就能断定至少是个九宫格局的大宅院。待寿伯引门而入之后,黄盛却又发现自己想差了些,这宅院大归大,可照壁之后的庭院里满是假山垂柳,花圃里的花草由于久未打理也长疯了,看样子这是一所被人废弃多时的私家豪宅。
张庶适时介绍道:“少主,此宅本是河北道冀州节度使置办的偏宅,咸通二年因贪渎被人参了一本,判了个流三千里。后此宅没了用项,只有老仆三人看守,昨日少主吩咐之后,今日我便说合了守宅的三人,与他们每人两百贯钱盘下了此宅。”
黄盛一点就明白道:“嗯!也就是说,此宅名义上还是那冀州节度使的偏宅?”
“正是!”张庶面有得色,黄盛交给他的这件事原本还给了三日时间,他却只用了半天就办下。
“不错!”黄盛随口一夸,却是拿眼看向了卢政道:“子俊又找了多少人?”
卢政拱手禀告:“禀少主,今晨至午,子俊联络了长安城中数家社馆,募得游侠儿十三人,壮士二十五人,此刻都在内堂等候。”
黄盛点头道:“我也不必见了,便由你全权负责。长俸用度按双倍给付,要他们将此地牢牢看住,于外不可放进一个苍蝇,于内不可走了一只蚂蚁。”
言罢,黄盛从衣袖之中取出了昨夜写好的几页清单,分别交给了张庶、卢政两人,吩咐他们按照所列的清单分头采购,而张庶也取了一副褡裢交给黄盛,里面装的是价值一千贯的金饼和银饼,作黄盛的用度所需。
随后,黄盛走走看看,又吩咐了在宅院里开挖连同城市下水沟渠的暗道和清理庭院中的假山花圃,并将原先的厨房扩建,灶台烟囱改建的细节之后,这才和寿伯打道回府。
一连三日,黄盛作息如常,寿伯的儿子女儿也搬了过来。
寿伯的大儿子李福,今年二十有七,年岁和四娘一般大,外形健硕俊朗,长相却是忠厚老实,早几年便娶了外父家中一名大龄的丫鬟为妻,只不过至今尚未诞下子嗣。寿伯的而女儿唤作二娘,今年不过十九岁,之前嫁给了外父家中的管家做儿媳,可惜命苦,年纪轻轻就守了寡,眼下在外父家中做些粗使的杂活。
不过唐朝的社会习俗不如宋代和明清时期那么可恶,新丧的寡妇也是可以到处串门的,所以她来了之后黄盛便指示寿伯让她做了四娘的梳头伴当。
有了一千贯的银钱做用度,黄盛的手脚也宽余了些。自他去书院上学之后,每日里只有五文钱作为花销,而他之前做试验所需的材料可全是用这零用钱购买。因此拿了钱后,除了留下三百贯备用,其余的全买了各种东西物料,尤其是之前想买却买不起的香料,足足列出了一个三页长的单子。
不过寿伯拿了单子一看,却傻了眼儿,有些颤颤巍巍的问道:“郎君,这单中所列的物料,若是全买只怕……”
“钱不够?”黄盛大致知道这些物料价格,心想自己所列也不算多,不由拿回寿伯手中的单子细看了一下,上面列的都是做香皂用的香料。
只听寿伯解释道:“郎君,这松香、沉香、檀香、麝香倒是不贵,可龙脑、香乳、花蕊香粉和梅花香粉此时却是贵市,还有这波斯香料更是闻所未闻,不知何处可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