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9章】 济民地产 上(2/2)
先说防火,古时住宅十之**为木质结构,并且坊市挤窄,人户之间虽然有窄巷间隔,可一旦火势太大窄巷也无甚用处,因此最简单的灭火办法不是泼水灭火,而是将一路顺风的房屋拆掉,断了火路之后任由大火狂烧,直到烧净自灭。
届时,这何处可拆,何处可留,便是由青龙组的人说了算,所以这坐地的火神爷自然不能得罪。
至于缉盗这一块,虽然青龙组的人多少还是要讲些规矩,但要是打好了关系,自然少了些困扰,所以青龙组每月收的物业管理费比官府给的俸禄还要多上不少。
说完了青龙社,再说青龙箭舍,两字之差便活生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青龙箭舍原本成立之初,还是骗了些人来学习技击、箭术,学费也算公道,每人每月只要三贯钱,还管两餐饭,最多时舍中有三十来号学生,可渐渐人数就少了去,究其原因一是龙雷身为禁军,能教的只能是军中战阵搏杀之技,重实战、少花俏、需苦练,出手必伤人,远没有一些老牌会馆里教授的武艺好看好学好练。二是青龙箭舍没有实业,就算有弟子学成也不能包分配包就业,要知道此时很多贫家子弟选择来各种馆舍学习武艺,目的就是学成之后能够以此谋生。而很多大型的馆舍也多能将学艺有成的弟子介绍给富贵人家去做护院家将,这也是一条比较完善的产业链。
而龙雷半路出家,总不能将学生们都介绍到禁军里去,因为学生越来越少,渐渐就开不下去了。而龙雷此人好结交,期间市井泼皮结交不少,渐渐的便改了经营方向,将一个武馆改成了赌馆,私下里聚众私赌,靠着坐庄抽水,每日平均下来也有几十贯的稳定收入,管着箭舍中几十号人的吃喝不成问题,但长久下去必然没什么发展,所以龙雷这才把主意打到了香胰坊的身上。
问完了坊中的黑涩会势力分布,实力状况,黄盛话锋一转又问青龙坊中的风物人情。这长安坊市犹如一个居民小区,倒也不是千篇一律,既有富人区也有平民区,有专营风月的红灯区,也有聚集各种工匠的工房区,而青龙坊也自有特色,由于有一条内河曲江穿坊而过,因此青龙坊的特色与水有着极重的关系,坊中不但有着五个可装卸配送的水运码头,还有长安城中最大的鱼市、水产市,每天从长安城东南角水门进入曲江的各类货船商船都要在青龙坊停靠课税查验,水运码头及商业贸易很是繁荣。
当然,越是熙攘繁华,坊中居住的大户人家也就越少,聚居之人多是些泥腿子的农民工,并且大型宅院很少,各种各样简易的窝棚却遍地都是,正因如此坊中对防火缉盗的治安需求也非常之高。
黄盛听闻之后,却是揉着小下巴沉吟起来,这几日他的下门牙又长出不少,可边上的乳牙却是开始松动,新牙顶着乳牙让人觉着有些难受。半响之后,黄盛这才开口道:“龙雷,你可知道近十年来,青龙坊中可出现过疫症?”
龙雷细细思量了之后,这才答道:“这……三年前倒是发了一场瘟,死了百十口人,官府足足封了坊市三月,期间不准进出,直到瘟症灭绝这才解封。”
黄盛想了想,便起身道:“你来带路,且去坊中人户混居杂处之所查看!”
当下便由龙雷带路,领着黄盛前往青龙坊中各种农民工混居的窝棚区查看。进入之后一看,街面倒也整洁,浑没有西市和胡人聚居的坊市那般人畜混杂,粪便满地,但空气中弥漫着的刺鼻霉味却在告诉诸人,这整洁的街面不过是粪蛋外面光,内里的卫生情况只怕不容乐观。
转了几转之后,黄盛站定脚步,指着一片窝棚道:“欲防明春大疫,须得从青龙坊入手!”
卢政、龙雷闻言都是一怔,药胰眼下已经制的数万块之多,按照贫家每户每月一块,大户每月两块计算,足够长安百姓两月之用。但瘟疫之事非同小可,多一份准备肯定要多一份把握,他们两人都比不上张庶,自然听不出其中端倪所在,不过卢政毕竟是饱学之人,当即躬身求问:“子俊愚钝,还请师尊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