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9章】 天作之合 下(1/2)
昌盛郡主的册封仪式自然比不得昨日黄盛状元及第的胜景,仅是请了太后、太妃以及李漼的众多妃子一起,行叩拜认亲之礼赐下诏书金册及一应用品,这就算成了。
当年王昭君也是如此一般的被封做公主,代替真正的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这个王八蛋,还陪嫁大量的工匠,让吐蕃人的实力急速提升,最终反过来祸害了大唐。相比王昭君,朱云娘的陪嫁肯定要寒碜很多,为了不让自己新认的干女儿失去面子,李漼干脆就又赐下了一座宅院,宅院坐落在距离长乐坊不远的永兴坊中,具体大多虽然没说,但据说有正房二十四间。就黄盛眼下在长乐坊中的宅院算起来正房不过三间,这新宅子至少有八倍大小也就是了。
另外,作为郡主,朱云娘也获得了一千亩的永业田,当然在嫁给黄盛之后田便自然改姓黄了,所以内府的太监管事便把京郊皇庄边上挨着黄盛受封永业田的一大块田地也划在他名下。
随后,李漼派人将妹娘的母亲徐贵人和黄盛母亲四娘请来,问了黄盛的生辰八字与朱云娘并无冲忌之后,就要在大明宫中给两人拜堂成亲。
至于朱通、朱云娘一家,朱通的姐姐朱太妃虽然早年也曾得过李漼老爸唐宣宗的宠爱,但毕竟一朝天子一朝人,她现在也不过是居住在冷宫做吃等死的“太妃”,要不是当初鉴定的站在太后一边拥立李漼有功,只怕早就死得不明不白,做了冤魂。
而朱通虽然得了姐姐的庇护不曾倒霉,但毕竟是过气太妃的外戚,在朝堂上没有地位,在单位也是个闲人,虽然早没了雄心壮志,一心只想过富贵安稳的日子,所以在此之前他将朱云娘的婚事看得很重,女婿也是千挑万选才选成了礼部侍郎王铎的儿子。这王铎字昭范,本是前朝宰相播昆弟子。会昌初年擢进士第,累迁右补阙、集贤殿直学士。到了李漼这朝又升任中书舍人,后晋礼部侍郎,怎么看都是前程远大的主儿。
朱通原本还指望着等朱云娘嫁给王铎的儿子之后,能够帮衬着给两个不争气的儿子某个差事才好,没成想阴差阳错之中反倒攀上了高枝,光是朱云娘落得个郡主的封号且还不算什么,但黄盛家里不错呀!
比起礼部侍郎虚职而言,黄盛外父可是京兆府县令,正儿八经的现管,攀上王铎最多也就是给两个儿子某个文吏的出身,但攀上李建可就好多了,毕竟朱通知道自己两个儿子都是什么材料,要叫他们耍枪弄棒使刀舞剑,都有个几分的火候,可要叫他们写点锦绣文章,这就好似铁树开花,千难万难了。
而且,即便自己女儿头上还有个公主压着,但永寿公主眼下才六岁,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只要让云娘赶在前头给黄盛生个儿子出来也就不惧了,甚至朱通巴不得永寿公主在年满十五岁之前早死,反正这年月孩子特容易早夭,届时自己女儿云娘便自然而然升格为正妻,岂不两全其美了。
所以朱通一家自然不会反对李漼的赐婚,至于朱云娘自己个儿愿不愿意,也就不会有人去关心了。这年月女儿可不是什么爹的贴身小棉袄,而是一件将本求利的货物、商品,只要能卖个好价钱,交换出富余的价值来,让她嫁猪就得嫁猪,让她嫁狗就得嫁狗,这会儿让她嫁个七岁小郎,且还是童子科的状元,倒也没吃大亏。换做别的时候,她这样被人当街猥亵侮了名节的女子,除了自杀、做尼姑和一辈子养在深闺这三条路之外,别的路也没得走了。
经过钦天监的测算,这日的酉时三刻正是十年难得一遇的吉时,之前朱通嫁女选定的也是这个时辰,自然有宫人操持着给朱云娘和黄盛梳洗打扮,各自又换了一身衣服,便在吉时拜堂成亲。
这拜堂也是有讲究的,平常人家都是一天地、二拜父母、三拜为夫妻交拜。但搁在这儿就得一拜天地、再拜皇帝、三拜父母、四拜妹娘,最后这第五拜才是夫妻交拜。
因为妹娘既是公主,又将是黄盛的正妻,所以按照大唐操蛋的皇家礼制,黄盛纳妾要带着小妾一起拜她,得到她允许才可以。妹娘还小,还不懂得为了男人争风吃醋,反倒是觉得这新郎新娘结婚拜堂非常有趣,而且黄盛也答应娶她,父皇也赐了婚,所以她原本就没有反对的想法。
只说黄盛和朱云娘牵着一根红绫站定,在宫人的唱喝下一拜天地、再拜皇帝,跟着拜了妹娘和朱通夫妻及朱太妃,这才转向坐在李漼右手的妹娘面前拜下。妹娘此时也生不出什么嫉妒心,咯咯直笑的等着黄盛和朱云娘起身后便走过来,拿出一支翡翠玉钗,装作一脸严肃对朱云娘道:“喏!这是给云娘的见礼儿。父皇说了,妹娘还小,无法尽……这个……”
“人妻之道!”李漼悄声提醒一句。
妹娘一拍小手,欢叫道:“对哎!就是这个人妻之道,反正云娘要帮妹娘照顾好黄郎,还要照顾好婆婆,嗯……父皇,还有什么?”
李漼摇头苦笑,之前他是白教了,倒是朱云娘知书达理,忙再次拜下,口中答道:“贱妾谨遵公主教诲,定当好生伺候夫婿,孝顺婆婆。”
妹娘觉得无趣,便道:“好了!今个儿云娘才是新娘子吔!妹娘来给云娘将钗子插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