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护国法师 下(2/2)
所以,知道神通不可乱用的智善还是选择了使用神通探知未来,也仅是知道了今日今时大唐皇帝会传召他,早早便来到宫门外等候,再用天耳通听见了黄盛的馊主意。
“哦!法师也认为这是个良策?”李漼可不知道这其中的门道,甚至旬日前的异象他也毫不知情,虽然他秉承了宣宗善待佛徒的宗教策略,可他毕竟是由宦官拥立夺嫡为皇,而非正统传承的帝王,所以并不怎么热衷拜佛求神让他身体健康,江山稳固。
“不错!本座愿赴南诏弘传佛法,教化蛮夷为陛下分忧!”智善连着两个神通都没看出黄盛有问题,便扭头转身对李漼拜道:“不过,本座尚有一事求陛下恩准。”
李漼倒是聪明,当即封口道:“一事何难!法师若能于南诏弘传佛法,教化南诏蛮寇,归服我大唐,别说一事,便是三事,朕也允了。”
李漼这话非常明白,就是不论你想要什么,现在都别跟我开口,事成之后咱们再谈条件吧!
随后李漼又拿眼瞧上了户部侍郎裴寅,故意道:“法师此去南诏弘法,行程何止万里,一应用度当由户部打算。不知法师此去,准备带多少弟子、随从?”
智善却是霸气外泄的答道:“本座一人既可!”
“哦!”李漼听着一愕,这遭瘟的和尚竟然白费他敲诈户部的心思,当即心中有些不悦,便问:“南诏地处蛮荒,当地山蛮洞夷多拜邪神,法师此去弘传佛法,不知需要多久方能将南诏蛮夷教化?”
这一次智善到没有脱口而出,而是略作沉吟之后谨慎答道:“少则三载,多则十年,必能使南诏蛮酋来长安面圣。”
“好!来人呐!”李漼听了大怒,心想我大唐和南诏打了好些个年头,边关卫戍的将士死伤无数,都不曾抓到一个南诏的蛮酋,你这和尚两片**上下一碰,倒把我这满殿的君臣被鄙视了。不过李漼心怒面喜,下旨赐智善“大德希运护国法师”的封号,又赐皇家御用的袈裟、铜钵、黑玉佛珠,这就要把智善礼送出长安,去南诏弘传佛法。
哪知智善却是不慌不忙道:“且慢!陛下,去往南诏之前,须得先在长安举办水陆法会为大唐百姓祈福,本座适才所求之事,便是此事。”
“水陆法会?”李漼一听,突然来了兴趣。这水陆法会,略称水陆会,又称水陆道场,悲济会等,是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
据说因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水陆法会,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后梁武帝因志公之劝,搜寻贝叶,早夜披览;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仪文,遂于润州(今镇江)金山寺修设。梁武帝躬临地席,命僧佑禅师宣文。”
后经过周、隋各代,其传渐衰。至唐咸亨中(670—673年)长安法海寺道英从吴僧义济得其仪文,遂再兴法会于山北寺。
会昌法难之后,有关水陆法会的仪文规制大多因为僧侣遭到迫害灭绝而遗失,因此这二十多年来长安城中再未举办过一次。倒是不时有人在喜爱宴会的李漼面前屡屡提及水陆法会的规模排场,让从未见识过的李漼在心中存了念想。
“为大唐百姓祈福,这是好事啊!裴爱卿……”李漼兴趣大好,当即又点了户部侍郎的名,想得是掏户部的钱来给他开开眼界。
“陛下!如今夏收未至,户部司库钱粮仅够京畿各部一月用度,适才陛下又下旨增建军镇以防南诏,建军之资户部尚需秋后方可筹措齐备……”哪知到裴寅却是直接给他顶了回去,开始如数家珍的介绍起今年户部的各项财政预算,噼里啪啦的一大通数落下来,中心思想只有两个字:没钱。
李漼很是不爽,正要出言讥讽,智善却是轻轻一杵锡杖打断了裴寅的数落,笑道:“此次水陆法会,一应开销皆由我长安诸寺承担,只求陛下恩准将承天御街作为举办水陆法会的道场。”
李漼一听大喜,心想如此好事谁不答应谁就是傻瓜,当即道:“既然如此,朕允了!”
也在这时,一直站在一旁不敢做声的黄盛突然心中一动,当即冷汗就下来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了以智善为首这群和尚要在承天门御街之上办这水陆法会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