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时代命运(2/2)
像圣戈加群岛这样允许海军驻军的补给港,说穿了其实就是一个海外的海军基地,遇到战争的时候,将是远洋舰队最可靠的后方保障。
刘浩然替海军谈下了这样一个基地,称他一句功臣也实在不为过。
机场的欢迎仪式过后。接下来自然就是接风酒宴。刘浩然有心就此前的事情向海军赔罪,罚酒之类的做作自然是免不了的。其结果就是被灌得酩酊大醉,在宾馆里一气睡到了第二天中午。
“好家伙。你昨天喝了多少酒?”卢向海陪着林振华在宾馆餐厅里要了几个清淡的菜,一边吃着一边对刘浩然问道。
刘浩然苦笑道:“谁知道,正常情况下,我有一斤多白酒的量,昨天晚上我估计起码是超过一倍了。”
“部队里的军官酒量都不错,再加上车轮战,你不倒才怪呢。”卢向海摇着头说道,“我爱人还直埋怨我呢,说我不该让你喝那么多。”
两人私交确实不错,刘浩然也笑着:“不喝不行啊,我毕竟理亏在前嘛,不多喝点,怎么能显出诚意呢。”
卢向海明白刘浩然的想法,这就是中国特sè的酒文化,要想化解恩怨,那就必须把自己灌醉,否则说什么也是白搭。
他叹了口气,说道:“唉,这样也好,喝过这一场,chūn节的事情就算是画个句号了,以后谁也不会再提起来。其实,大家对你的印象都是非常好的,但你毕竟说了一些很重的话,要说人家心里一点芥蒂都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你能够以酒谢罪,大家也就无话可说了。”
刘浩然笑道:“早知如此,那我就不在圣戈加群岛费那个劲了。你看我替你们把补给港谈下来了,这顿酒居然还是没能逃过。”
其实刘浩然自己也明白,这是个态度的问题,恐怕在军方和zhèng fǔ眼中,兴华社最近风头头点太盛了,引起某些人的不满。
这里面有妒忌,也有贪婪,中国自古以来,掌握政治权力和军事力量的人,都习惯了利用职权谋求利益,自然就觊觎刘家的福贵。
不过这种事,始终是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而且背后有古文会,刘浩然也不怕有人敢动他。
卢向海道:“喝酒归喝酒,谈判归谈判,前者是私事,后者是公事,不能一概而论的。到印度洋护航,只是海军走向远洋的第一步。未来我们还要走向南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我们还需要有更多的补给港,这些补给港的开拓,恐怕还需要请你们这些地方上的大实业家来协助呢。”
刘浩然道:“怎么,你们尝出甜头来了,打算一直靠我们民间企业替你们打前站了?”
卢向海道:“实践表明,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模式,比我们直接以军方的名义去谈判,效果要好得多。”
刘浩然得意地说道:“这就是时代不同了,今天这个世界,经济的力量已经超过了军事的力量。我们最终打动圣戈加群岛zhèng fǔ的,也是给他们创造了收入以及就业机会。你看着吧,总有一天,我能在纽约租一个港口给咱们的海军做补给港呢。”
“这个难度恐怕有点大吧。”卢向海呵呵笑道,在他心里。把这句话仅仅当成了刘浩然的一句玩笑话而已。
以中美目前的紧张关系,华联海军想要在美国租用一个军港,那简直是个天大的笑话。
吃过午饭。卢向海叫来一辆车,和刘浩然一道,前往高雄的造船基地,去视察正在那里建造的海军新舰艇。
洪兴岛是位于高雄外的一座海岛。东西长39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210平方公里,其南岸有近20公里的深水岸线,水深的最深处可达100米以上。非常适合于建造码头和造船泊位。
随着中国造船业的蓬勃发展,江南、沪东两大造船厂原有的空间已经远远无法满足需要。现在,这两家造船厂同时迁往台湾,建设新厂区,使洪兴岛一夜之间成为中国南方乃至全国最大的造船工业基地。
洪兴岛作为造船基地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在于它远离市区、孤悬在大洋中,闲杂人等很少,便于保密。
目前。由卢向海亲自负责的设计和建造的十万吨级核动力航母。就隐藏在洪兴岛造船基地的一个特大型车间里,周围拉着jǐng戒线,不远处甚至还有一个防空导弹营在随时待命,准备迎击不速之客。
卢向海和刘浩然乘坐的小型运输舰穿过海浪来到了洪兴岛,又经过几道关卡,最后进入了军品港区。卢向海拉着刘浩然从车上下来。如数家珍地向刘浩然介绍道:
“浩然,你看。那边正在建造的,是两条防空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都在9000吨以上。现在外面的军迷们称它们是中华神盾。船上的动力用的还是你们华扬重工的燃气轮机。此前建造的几艘驱逐舰就是用你们的燃气轮机,海军方面反映xìng能非常出sè,维护的难度也不大。大家都说非常感谢你们呢。”
刘浩然笑道:“我们是企业,你们是客户,从道理上说,我们感谢你们才对啊。”
卢向海也笑着:“浩然,别人不知道,我可是知道的,你们为了攻克燃气轮机的技术,投入非常大,远远超过了我们向你们订货的价格。换成其他企业,恐怕很难选择这样赔钱来为海军研制装备啊。”
刘浩然却肃然:“老卢,我记得很多年前就跟你说过,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强国梦。我们虽然是企业,但也不是唯利是图的,能够为国家出一点力,也是我们的光荣。”
“再说了,我们投入重金开发燃气轮机,回报也是很大的。除了船用机之外,我们还以此为原型,开发出了电力燃气轮机、化工工艺燃气轮机,这都是高利润的产品啊。”
“军工技术民用化,从民用市场上获得回报,再反馈给军工科研,形成一个良xìng循环好看的小说。这是浩然你十多年前跟我说过的思路,如今看来,你实践得非常不错啊。”卢向海笑呵呵地对刘浩然说道。
刘浩然也点头称是:“科技是一定要转化为生产力的,如果科技成果只限于实验室,或者只限于军工领域,最终肯定难以为继。军工科技就算再强大,可如果没有转换成切实可用的财富,最终也只有垮台一途。”
“说得好。”卢向海道,“以前还在打仗的时候,我就特别佩服你的经营头脑。说真的,那时候我还真有点替你可惜,觉得像你这样有能力的人,应当专心去搞科研,成天跑来跑去地忙着挣钱,是对人才的浪费啊。”
刘浩然也感慨着:“其实我也是被逼上梁山啊,我其实并不是一个擅长于搞经营的人,我的理想和你老卢一样,也是坐在实验室里搞点研究。谁知道,yīn差阳错地,就成了个企业家了。”
原本的人生轨迹,就是进入洋行,学些手艺。可是却遇到了钟泱,以及一群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本质上,刘浩然也是非常喜欢研究工作的,他并不单纯是一个商人。
在当前的这种社会背景下,中国最需要的不仅是科学家,还有企业家。刘浩然也算是顺应时代,脱颖而出,一手创建起了规模庞大的兴华社。
世上因此而少了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但因为兴华社的崛起而呼唤出来的工程师,又岂止千人?
国内一代又一代的科技jīng英,都因刘浩然的存在而拥有了一片宽阔的舞台,得以施展自己的身手。
从这个意义上说,刘浩然的所作所为,对于科技的推动,远远超过了他自己去担任一名工程师的效果。
“走吧,我带你去看看我们的新航母。”卢向海兴致勃勃地对刘浩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