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最繁华的十座城市(2/2)
6.成都:刘焉由幽州迁往益州后,成都一直是他们父子俩的州治所。可以说,成都的发展是在刘氏父子二十余年统治中打下了基
础。刘备得益州后,也将其作为首府,称帝后便以此为都。之后成都又经过了诸葛亮、蒋琬、董允三代建设,西南第一城名副其实,
不像现在,四川还有个同重量级的重庆(古江州)。由于地理的原因,益州一直是个偏安的好地方,五胡乱华时以流民起家的李特父子
又在此建立了国家,首都又是成都。成都正是在这样的历史选择中获得了持续发展。
7.建业:今南京玄武湖南岸,现已不复存在。孙权一手建立,称帝后以其为都,直至公元279年王濬兵临石头城,孙皓降晋。几
十年的首都史,使其稳居“江南第一名城“之称号,而不似今日之XX大学,“江南第一名校“称谓岌岌可危。
8.南皮:天下之重,莫过于河北。作为河北军事、经济重镇的南皮,则是重中之重。曹操平定河北后此地不再遭受战乱,经济很
快得到恢复。
9.汉中:今陕西宝鸡。汉中的第一位建设者是五斗米道(邪教?)教主——张鲁。张鲁是背叛了益州政府后据有汉中的。他的政、教
合一的管理倒也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当时的汉中不失为世外桃源。张鲁降曹后汉中短暂为曹氏所统治,不过很快又被如日中天的
刘备攻占。当时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可见汉中的重要地位,太守一职更是由名将魏延担任。汉中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蜀、魏之争上
,因为汉中是由蜀地通往中原的门户。诸葛亮北伐一直以此为屯兵之所。
10.宛:今南阳,原荆州首府。最早的主人是袁术,可惜袁术小儿称帝时已失了宛城,否则必当定都于此。宛的重要性主要体现
在军事方面,它是联系中原与荆襄九郡的通道。“隆中对“中孔明平定中原的两条出兵路线,其一便是由宛城直指洛阳。可惜关羽这
个自大狂失了荆州,致使孔明的北伐孤掌难鸣,成了聊尽人事的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