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编辑手札 > 古今社会生活 古今地名对照表 九画

古今社会生活 古今地名对照表 九画(2/2)

目录
好书推荐: 《京城传》 白领 龙霸环宇 创世神缘 棋神 江湖少年传奇 传奇之浴血重生 只嫁状元郎 牧狼人 魔舞冰神

思南——明土司,后置府,治所在今贵州思南。民国废府。

思恩——唐有思思州,明置府,治所在今广西武鸣北旧思恩。民国初改武鸣府,旋即废府。

幽州——①《周礼·职方》九州之一。②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海河以北的天津市等。其后缩小。唐又为方镇,见“范阳”。契丹为南京幽都府。

幽蓟十六州——北宋末又称燕云十六州,石敬瑭割给契丹之地,在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十六州为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

科布多——科布多城,原在科布多河畔,1730年筑成。1763年迁布扬图河畔,现为蒙古国科布多省省会。1761年,乾隆派参赞大臣驻科布多,统辖阿尔泰山南北麓厄鲁特蒙古及阿尔泰、阿尔泰诺尔两乌梁海部落,受

驻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将军节制。科布多遂为政区名称。两乌梁海被俄割占大部后,清廷设阿尔泰办事大臣,统率阿尔泰乌梁海的剩余部分(民国并入新疆)。1912年,科布多厄鲁特亦为受俄国指使的喀尔喀封建主所占。

钟离——秦以楚邑置县名钟离,在今凤阳东北。晋于此置郡,亦名钟离。隋唐为濠州钟离郡;参见“临濠”。

钦州——今广西钦州,隋始有此名,治钦江,在今钦州东北。宋移治安远,即今钦州。明废安选入州。民国度州,州治为钦县。今为钦州县。原属广东,1965年划归广西。

复州——①北周置,治建兴(今湖北沔阳,隋改今名),唐后期移竟陵(今天门)。南末后期再移沔阳。元为沔阳府。②辽复州治在今辽宁复县东北,辖今复县地。蒙古废。

香山一一①洛阳龙门山东之香山,唐白居易居此。②北京西郊西山有香山,主峰鬼见愁;⑧南宋绍兴末分东莞县置香山县,1925年改中山县。

重庆——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改恭州为重庆府,治巴县(今重庆市)。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府治为巴县。1927年设重庆特别市,后改普通市。

保宁一一元升阆州为保宁府,治阆中(今属四川)。民国废府。

保安——宋以延州永康镇置保安军,即今陕西志丹。

保定——元改顺天路为保定路,治清苑,即今保定。明仍为府,辖境小于元时。民国废府。府治为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保德——宋改定羌军为保德军,金为州;即今陕西保德。

信州——①南朝梁置信州,治鱼腹(今奉节东)。唐改夔州。②唐乾元时以上饶《今属江西>为治所,置信州。元为路;元末,朱元璋升为广信府。民国废府。

信安一一①隋改端州为信安郡,治高要(今属广东)。唐仍为端州,②宋澶渊之盟后;改破虏军为信安军,在今河北霸县东北信安镇。金改为县。

信都——①秦在今河北邢台西南置信都县,项羽改为襄国。②汉在今河北冀县置信都县。又置信都国,后改广川国、信都郡。隋唐为冀州信都郡。这些郡(国)都治信都县。明撤销信都县,并入冀州。

侯官——福建旧有侯官县,治今福州。“侯”本为“侯”,汉曾在此置候官。西晋因置此县。隋改闽县。唐又分出,后与闽县同城。民国并为闽侯县。

顺天——明建都北京后,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治大兴、宛平(今北京市)。清中叶后辖境略小。1914年始废。改为京兆地方。

顺庆——南宋后期升果州为顺庆府,治南充(今属四川)。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顺昌一一宋政和间升颍州为顺昌府,治汝阴,即今安徽阜阳。金仍为颍州。

顺德一一元初升邢州为顺德府,旋为路,治邢台(今属河北)。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皇都一一契丹上京初建时称皇都,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

泉州一一①西汉至北魏前期,在今天津武清西南,有泉州县。②隋灭陈后,改丰州为泉州,包括今福建全省,以后唐分建数州,辖境缩小。景云二年(711年)改原泉州为闽州,辖闽江下游地;而于晋江县(今泉州)另置泉州。宋元泉州辖晋江流域,并及金门、厦门、澎湖群岛等地。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禹州——明万历初改钧州为禹州,即今河南禹县。

禹王台——在河南开封东南郊,传为师旷吹乐处,亦名古吹台。

须昌——秦置县。五代后唐改须城。在今山东东平以东的须城镇西北。

叙州—一宋政和间改戎州置叙州,治宜宾(今四川宜宾东北)。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剑门——唐武则天时于剑阁东置剑门县。元度。

剑外——唐人以剑阁以南蜀地为剑外。

剑州——唐先天间改始州置剑州,治昔安(今四川剑阁)。南宋为隆庆府。元仍为州。民国为剑阁县。

剑南一一唐有剑南道,领今四川大部(不包括东部的南充、重庆等地)及云、贵、甘各一部,治益州(今成都)。又为方镇,从肃宗时起,更分设剑南西川、剑南东川两节度使。参见“东川”。

独石口——在河北赤城县北,明宣德间移开平卫于此。

独乐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土拉河。三至八世纪中,铁勒各部居此一带。

饶乐——唐在奚族地区设置的都督府,治今内蒙古宁城西,辖老哈河上游与滦河中上游一带。

饶州——隋平陈后置,治鄱阳(今江西波阳)。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度府。

饶乐水——西拉木伦河古名。

胪朐河——见“怯绿连河”。

胜州——隋分云州所置,治榆林(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五代废。西夏曾置。

朐山——即江苏连云港西南锦屏山。秦于此置朐县。南朝宋废。梁置招远县。东魏改B9县。北周为胸山。

施州——今湖北恩施,古为施州,北周始置。清雍正时为恩施县。又设施南府,以恩施为府治。

哀牢——今云南保山怒江以西,古有哀牢国。一世纪中叶,与东汉联系,受汉封号。汉于其地置哀牢县,在今云南盈江东。

帝丘——在今河南濮阳西南,传为颛顼古都。

恒山——隋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今河北正定南)。唐仍恒州,后改镇州常山郡。

恒州——①北魏迁都洛阳后,改旧都平城的司州为恒州。北周废。②河北之恒州,北周分定州置。隋唐为恒州恒山郡。后避唐穆宗讳,改“恒”为“镇”。五代先后为真定府、恒州、镇州。

恰克图——1727年中俄订《恰克图条约》于此,原本全在我国境内。订约后,以旧市街归俄,今仍名恰克图;旧市街以南新建之城,清代称买卖城,今属蒙古国,名阿尔丹布拉克。

闽中——秦闽中郡治所在冶县(今福州),辖今福建全部和浙江宁海、天台以南。

闽县——隋改陈侯官县为原丰县,旋又改原丰为闽县,民国与侯官合并为闽侯县。

前藏一—清雍正时将西藏的康部宁静山以东划归四川省,以西与卫部为前藏。1914年建立川边特别区,前藏仅指卫部。

美稷——西汉置美稷县,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

娄江——即今浏河。又为江苏太仓的别称。

娄县——秦于今江苏昆山东北置娄县,南朝梁改信义县。清顺治年间,分松江府首县华亭置娄县,民国并入华亭,华亭旋又改名松江县。

娄山关——亦称娄关、太平关,在贵州遵义北大娄山中。

洪州——隋灭陈后置,治豫章。南昌称洪州始此。唐改豫章为南昌。南宋孝宗年号隆兴,因升洪州为隆兴府。元为路,改名龙兴。

洪都——南昌的别称,因系东南都会。

洹水——今名安阳河,从林县隆虑山向东流,经安阳到内黄附近入卫河。

洄曲——唐淮西拒命,屯重兵于洄曲。指今河南沙河与澧河会流处下游一带。

洙泗一一孔子讲学,在洙、泗二水之间。世因以洙泗为孔子教泽之代称。古洙水在今泗水县地合泗水,会流至曲阜北,分为二水,洙在北,泗在南。后世洙水改道入汶水,与泅水隔绝,故道已湮。今洙水在曲阜孔林东,西南流入沂水,其实是另外一条河。

铭州——今河北永年,古为铭州地。掐州,北周置,治所广年,隋改永年,但故址在今县东南。

洛阳一一见名城专条。

洛涧——刘牢之败前秦军处,即今安徽淮南市东淮河支流洛河。洛涧又名洛水,按史书上常见的洛水有三,一即洛涧,一为今河南洛河,一为今陕西北洛河。

洛口仓——隋洛口仓又名兴洛仓,在洛水入黄河之口处,故名。在今巩县东北。

洮州——今甘肃临潭,古名洮州,北周始置。

济水—一江、淮、河、济,-古称四渎。济水有黄河以北与黄河以南两部分。黄河以北部分源出今河南济源西王屋山,入河处汉时在今武陟县南,后移今

温县东南,又移至温县西南。因受河堤阻挡,近代济水不入黄河,而折入漭河。黄河以南部分系黄河支流,古时从今荥阳北分出,东流入巨野泽(北朝时从今荥阳东北至巨野泽有南北两条水道)。出巨野泽后向北再向东流入海中,在今济南附近一段,大体同今黄河,从济南以北栎口起至海,大体同今小清河。隋以后巨野泽以上渐湮,以下则渐称清水。唐宋曾利用济水南派故道,通东方航运,如五丈河即是。以后又湮。

济州——①北魏所置济州,治稿嗷(今山东茌平西南)。唐安史之乱以前、州城为河所陷,辖地并入郓州。②五代后周分郓州重置济州,治巨野(今县南)。巨野本在北魏济州界之外,所领亦仅一小部分为旧济州地。金移州治于任城(今济宁,在北魏与巨野同属兖州)。元升路,辖境兼有今苏皖各一部。明仍为州,辖境缩小。清济宁州仅济宁、嘉祥、金乡等数县,巨野、郓城都不在州境。民国废州。

济阳——汉济阳县在今河南兰考东北,西晋在此曾置济阳郡,南迁后废。济阳县在唐初并入冤句县。

济阴——汉分梁国置济阳国,改郡,治定陶(今县西北)。隋唐为曹州济阴郡。

济南——汉有济南国。呆楚七国乱后为郡,治东平陵(今章丘西)。晋移治历城(今济南)。北魏为齐州。宋政和中升济南府。元为路。明清为府。民国废府。

济州河——元在济州境内所开运河,即今运河鲁桥、安山段的前身。会通河完工后,济州河成为会通河的一段。

浑河——即今永定河。本名卢沟河,因河水浑浊称浑河;又因下游河道常有迁徙,称无定河(按陕北有无定河,是正式名字,此系别称)。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于成龙等疏浚改定河道,命名为永定河。

浔州一一唐分燕州置浔州,治所在今桂平东南。桂平一带有浔州之称始此。贞观即移治桂平(今县西,宋移今治)。清代尚有浔州府。明大藤峡瑶族起义,清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均在浔州府境内。民国废府。

浔阳——即寻阳。又唐以今九江市地为浔阳县,又曾以江州为浔阳郡。

律门、津沽——均天津别称。称门,因系北京门户;称沽,因天津本名直沽。

宣大——明宣府、大同的合称。

宣化——清康熙时改宣府镇为宣化府,辖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民国废府。原府治即今宣化县。宣州——今安徽宣城古为宣州治所。隋灭陈后改南豫州置宣州。南宋乾道时升宣州为宁国府。

宣武一一唐汴宋的军号。朱温于唐末为宣武节度使,治开封,后遂以开封为后梁都城。

宣府——明九边之一,总兵官驻宣府(今宣化),镇守今河北西北部内外长城间地。

宣城一一晋有宣城郡,治宛陵,即今宣城。隋唐有宣州宣城郡。(废州存郡则为宣城郡,废郡存州则为宣州。本表于隋唐常说某州某某郡,都属这种情形。)

室利佛逝——古国,七——十三世纪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即三佛齐。

祖州——辽有祖州,治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石房子村。原为耶律氏世居之地。

祖法儿——古国,即佐法儿,在今阿曼的佐法儿一带。郑和曾至其地。

神州——中国的别称。

祝阿——今山东禹城,唐天宝以前名祝阿。

冠军——汉以霍去病封地为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唐废。

胥山——今苏州西南有胥山,今杭州吴山一名胥山,又嘉兴东亦有胥山,原名张山,均因伍于胥得名。

眉山——今四川眉山一带,南朝梁置齐通县(今眉山),又有青州。西魏为眉州。隋改眉州为眉山郡。唐有嘉州眉山郡(天宝为犍为郡)与眉州通义郡。今眉山县名通义县,属眉州。宋有嘉州、眉州、通义县改为眉山县,自此眉山之名与嘉州无涉。三苏即眉山人。元废眉山县入州。民国废州,以州治为眉山县。

昼——孟子去齐,宿于昼,地在今淄博市临淄西北。

姚州——唐于今云南姚安一带置姚州。后归南诏,为弄栋府。元再置姚州。民国为姚安县。

姚江——浙江余姚县别称,因有姚江得名。

姚源洞——在今江西万年西南城厢镇东。明王浩八等据此起义。明置万年县在镇压起义后。

勇士川一一今甘肃榆中大营川,又称苑川。汉曾在此置勇士县,汉末废。十六国时期乞伏国仁在此筑勇士城。

柔玄——北魏六镇之一,在今内蒙古兴和西北。

柔佛一一1530年,满刺加王子阿拉乌丁在柔佛建都抗葡。1914年成为英国殖民地。

骆谷道—一关中与汉中交通要道之一。北口骆谷在今陕西周至西南,南口傥谷在今洋县北。中间通过骆谷水、傥水河谷道,长四百余里。

绛一—春秋晋国都城。本在今山西翼城东。公元前585年迁新田,即今曲沃西南,亦称绛,即新绛,而以故都为故绛。

绛州——北周改东雍州置绛州,治龙头城(今山西闻喜东北)。唐时治正平(今新绛)。金为晋安府。元又为州。民国废州,以州治为新绛县。

绛县——汉周勃封绛侯,封地在今山西侯马东北。

统万城——公元413年赫连勃勃筑,在今陕西靖边县红搀界公社白城子。北魏至唐,均以此城为夏州治所。宋初赵保吉(即李继迁)据此,淳化五年(994年),宋破夏州,城毁。

----------------------------------

目录
新书推荐: 修仙不易,柳愚卖艺 开局摆摊卖盲盒,开出仙王裹尸布 末法: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修仙者 仙子放下矜持,择日就能飞升! 师尊,我真没想过当逆徒 蓝星玩家太激进,催我登基称帝 趁仙子们弱小,忽悠她们当道侣 万倍返还,年迈的我去当舔狗 封神:这个帝辛不对劲 日不落领主:从手搓军舰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