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2/2)
……
谬小白吹了好一会儿,略感到有些倦意,就想收了笛子回屋休息。就在此时,院墙外,竟也悠悠荡荡传来一阵笛音。谬小白心中一喜,这里有人会吹笛子!不由得倦意全无,静下心来侧耳去听。
这笛音明亮粗犷,厚重有力。再仔细听,谬小白心里一惊,这人吹得曲调竟是刚才自己刚刚吹过的。要知道她刚才可不是吹得什么别人的小曲小调,就是随心所欲,有感而发。这人竟然听的仔细,记得明白,还原样吹了出来……
谬小白听的愣神了,直到笛音渐渐远去,她才从发呆中缓过神来……
笛子,刚学的叫和木头说话,学会了才叫吹笛子,到了精通以后,就是让笛子说话。听人吹笛子也是一样,不懂的听个响,懂得听个调,只有那知音才能听出里面的含义。千百人中有几人学?千百个学的又有几个精?千百个精通韵律的又有几个人能碰到一个知音?古语有云:‘千金易得,知音难觅!’
第二天,谬小白依然在院子里吹笛子,和昨天差不多时候,那院外的笛音传来,或欢快,或低沉,或铿锵有力,或缥缥缈缈……谬小白从屋里搬出来一条春凳,放在院墙下,站在凳子上,从院墙上探头往外看。只见一个少年,也是十五六岁的样子,虽说穿的破烂,一身的补丁,可也算是干净。最好笑的是,他在前面走着吹笛子,后面跟着一头黄牛,慢慢悠悠咀嚼着刚刚吃过的草,一嘴的白沫。缰绳一头穿在牛鼻子里,另一头竟然箍在少年的头上。一人一牛,慢慢悠悠,不缓不急地随着那笛声远去了。
从那以后,一种没有约定的约定,没有言语的交流。谬小白没有看见过少年的模样,少年没有目睹谬小白的芳容。两只笛子就这样相遇了,或者是交流笛艺,或者是相互诉说……
直到那一天……谬小白从院墙里,丢出去一个绣花荷包,害羞地跑回屋,用后背掩上房门。院外的笛音一停……再后来,两只笛子,或者是山盟海誓,或者是你侬我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