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阴间特色(2/2)
这两句分别是杜秋娘和李商隐所写,陈百经好奇的是,杜秋娘就算了,李商隐可是晚唐诗人这么说来,仙剑奇侠传三的故事至少也是发生在晚唐
露珠见陈百经对对联有兴趣,开口说道“客人喜欢文艺”
“还好吧,大约是因为看不懂,所以想要多看看。”陈百经微笑。
露珠没有相信他“客人若是喜欢文艺,那待会儿可以在鸳鸯馆请诸位姐姐表演。”
陈百经点点头,表示明白。他对这个醉梦生越来越有兴趣了,这里不像是间,更像是古代文人雅士集会风流之地。而那些艺伎们,又会是怎样的风姿绰约呢
怪不得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流连于风月场所,这里确实是个好地方。
又走了一段路,前面是一亩荷塘,荷叶轻摇,荷花飘香。在荷塘旁,有一个凉亭,凉亭里有一男一女,正在吟诗作对。
男子二十多岁,剑眉星目,英气bi)人,他开口吟道“池中水是前秋雨,陌上风惊自古尘。”
女子穿淡黄色纱裙,皮肤如嫩鸡蛋一样白嫩,她接着说“岸上花有去年红,墙里烟销明愁。”
陈百经这可就呆瓜了,什么“有花堪折直须折”之类的他还有所耳闻,这两句却完听不懂。
“那是薛公子,客人可愿结识”露珠低声问。
“薛公子”他不认识。
“便是大诗人薛太拙。”
“哦”陈百经面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心里仍想,李太白我认识,薛太拙这个我确实不认识呀,“不用了,我看他们相谈甚欢,我们还是不要打扰为妙。”
听说古代名士特别喜欢交朋友,万一对方非要和自己讨论文学诗歌,自己能怎么办
“诶这位小兄弟,既然有缘相见,何不交个朋友哈哈哈,且过来一叙”那年轻人开口,声音很是洪亮,颇有豪气。
陈百经只得硬着头皮答应,走上前去。
“在下薛能,不知小兄弟高姓大名”年轻人拱手,面带微笑。
陈百经摆摆手“我可不是什么读书人,也没有高姓大名,你叫我陈百经吧。”
“哦”薛能有些疑惑,“习百经而悟圣贤,能起这两个字,小兄弟家里怕也是有些渊源,何必过谦。”
陈百经没有回答,而是问道“你看上去比我还小,怎么总是叫我小兄弟”
此言一出,薛能和那黄纱裙女子都笑了。
黄纱裙女子笑道“奴家黄莺莺,见过客人客人有所不知,薛大人他呀,其实是个老年人,偏偏要扮作俊俏公子,不肯服老呢”
土豆将薛能的信息上传到陈百经眼前,陈百经这才明白,这个薛能,其实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儿了,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变成了年轻人的模样。
薛能哈哈大笑“英雄迟暮,美人白头,人生憾事我在阳间,便是临死前一个月,也还要夜御两女呢,现在恢复了少年体,怎么能服老”
陈百经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老头儿,很厉害啊果然封建制度是万恶的,是引人堕落的
“佩服佩服”他有种赞叹。
“嘿嘿”薛能很得意,“小兄弟请坐,让莺莺为你唱一曲。”
陈百经左右无事,便坐在凳子上。黄莺莺不知从哪里取出来一把琵琶,伸出素手,轻轻拨弄起来。陈百经第一次听琵琶,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琵琶的声音这么好听。那声音清脆,却有很是缠绵,像是一个有着无限相思的少女,在对着明月倾述。
比琵琶更好听的,是黄莺莺的歌声。虽然不明白她唱的是什么,陈百经还是陶醉其中。
一曲罢了,他鼓起掌来。光是这现场奏唱,已经值回票价了。
“唱得真好”
黄莺莺也很开心“客人喜欢就好。”
“哈哈,原来小兄弟你也是个识货的莺莺的这一曲佳人怨,可是前无古人呐”
薛能很高兴,吩咐露珠安排酒菜,要跟陈百经喝酒。
露珠答应了,回头打个手势,立刻有四五人端着酒菜上前,将酒菜放好以后,又消失在了绿树红墙之后。
“百经老弟,来,这一杯,敬我们相识”薛能一饮而尽。
陈百经仰头喝下,只觉有纯正的气顺着喉咙流下,被体吸收。他略微有些吃惊,然后便明白了,这冥之地的所有饮食,应该都是气所化。
“第二杯,敬你喜欢莺莺的佳人怨”又一杯饮尽。
“第三杯,敬呃敬这醉梦生,这可真是个好地方,醉生梦死,醉生梦死呀”
连饮三倍,不像在现实世界里喝酒那样上头,反而觉得神台清明。呵,这间喝酒,果然不一样。
“薛大哥有心事”陈百经问道。就算是个瞎子,也能看出来这个薛能心里藏着什么事。
薛能倒酒的手微微抖了一下,他将酒壶放下“百经老弟能看出来”
“能。”
“哈哈,看来我这些年的养气功夫白练了呢,怎么恢复了少年,就这般容易被人看出绪来实不相瞒,我确实是有心事,这本是饮酒谈诗的好地方,我倒是扫了百经老弟的兴,真是抱歉。”
“人都死了,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么”陈百经端起酒杯。
薛能叹息一声“是啊,人死灯灭,我为什么还是放不开”
“阳间的事”陈百经问。
“是的。可惜,我也只能在这里发发牢罢了来,再来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