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6章 奇才生死(求票票)(2/2)
起码需要一代人乃至於两代人的时间,叔父就曾说过那般道理。
“具体是什么差事,的確没有什么口风。”
“兄弟也不需要著急,无论是什么事,总归不可能又是中原之地那样的突发灾情之事。”
“哪怕就算类似中原的灾情之事,再处理起来,也不会很难。”
“非紧急突然之事,一切就不会很难,多多少少,都会有例可循。”
“……”
胡亥浅浅的吃著酒菜。
关於公子高下一个差事是什么?都是未定的,还是要看父皇。
就算是现在可能定下,也是未知之数。
何况,距离开春还有数月之间,也是根本无需著急的,在离开咸阳之前,定然会有的。
那时,再好好做准备不迟。
“是那个道理。”
“中原,东郡。”
“王家!”
“兵家一脉!”
“说起来,昨儿我看书的时候,倒是想起一个兵家高人,胡亥,你可知晓尉繚?”
“……”
中原的事情,得到父皇的言语。
心中安稳,那些事情算是过去了。
总算可以好好歇歇了。
可以好好的放鬆放鬆。
放鬆?
有那个心思,又怕过於放鬆,使得心性惫懒,使得动静有乱,使得意志有损。
尤其,被母亲和父皇看到了不好。
除却最初回来的那几日,最近几日,母亲多叮嘱自己多多看书,多多想一想这一次外出为事的不足。
若有不解,多多请教太学以及国府的前辈。
也可以去两大学宫走一走,若有看入眼的人,也可收归麾下。
父皇!
倒是没有什么言语。
这次外放齐鲁、中原的心得?
自然是有的,归途之中,就有想过一遍,的確和咸阳內外办事不一样,所需要考虑的事情也大部分不一样。
若是那场突发的水灾出现在关中,想来……自己解决的会相对轻便些,虽难,还是过去了。
尤其。
王家那里,別有所得。
一个引子也就够了。
也如胡亥所言。
帝国大局,在一天下之时,就有变化了。
每个人都要思忖前路前程,贵为天子始皇帝陛下的父皇,也是日日殫精竭虑,为帝国长治久安耗费心力。
那些群臣文武,或为前程,或为重任,或为琐事……,亦是在耗费心力,自己如今也在其中了。
预谋大事。
非有人助。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再聪明,有些事,总有考虑不周的时候。
只是,在难有大才在身边的时候,也唯有儘可能让己身变的聪慧、敏巧一些。
尉繚!
是昨儿思忖王家之事时,偶然想到的一个人。
那时帝国一天下的功臣,只可惜,此人在帝国一天下之后,就一力辞官了。
就离开咸阳了,连父皇於他的封赏都没有理会。
著实一个奇人。
记忆中,母亲还与自己说过那人。
“尉繚!”
“曾经的国尉尉繚!”
“於此人还是多多少少知晓一些的,帝国一天下,其人功劳不小,尤其是兵道上的大谋大略。”
“非如此,也不足以成为国尉。”
“章邯、赵佗、蒙毅等人都曾受过他的一二教导。”
“其人是魏人,因在魏国不受重用,所学难以施展,便是入秦,得父皇大用。”
“东出大事上,其人献出的谋略,很重要。”
“护国学宫的讲义上,至今都有他的一些文章、手札,太学之中,也有留存。”
“此人,很特別。”
“帝国一天下之后,便是走了。”
“否则,如今当……,也不一定,当年那个尉繚入秦的时候,年岁就已经很大了,很苍老了。”
“算著时间,如今若是身故,也不是不可能。”
“兄弟怎么会想到此人?”
“……”
举起手中酒水,於面前的公子高一礼,闻得尉繚之名,胡亥有些诧异,微微頷首。
继而,品了一口酒水,將所知娓娓道出。
对於此人,自己所知也是不多。
尉繚!
当年入秦的时候,年岁就很大了,现在……估计都已经死了,兄弟怎么突然想到此人?
“此人的確特殊。”
“章邯、赵佗、蒙毅等人,眼下皆文武双全之人,著实……难得,很难得!”
“尉繚!”
“此人入秦之时,年岁虽大,韜略上,丝毫不逊色父皇身边的其他人。”
“其人又非军中征战的杀伐之人,我所想……其人是否还活著?若是活著,是否有机会……去拜访一番?”
“胡亥,你意下如何?”
尉繚!
在寻常的普通人中挑选大才之人,多难。
原本的大才,又各有所属,又各有动静,也非轻易可得。
那个尉繚,是因王家之事想起来的,能够担任国尉,其人之才根本不需要怀疑。
尉繚。
离开咸阳十余年,眼下如何?
不知道。
有些好奇。
若是死了,也就罢了。
若是没死。
那么,自己有心去见一见,尉繚是魏人,离开咸阳之后,最可能就是归於魏地。
算起来,也不算远。
万一有所得呢?
为了大才之人,父皇当年都躬身多次,都不吝礼仪,何况自己?完全可为!
所难。
就是不知尉繚下落。
“哈哈,兄弟之意,我能明白。”
“尉繚!”
“兄弟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我会儘快托人打听尉繚的下落。”
“若是其人还活著,那时,我与兄弟同去同请!”
“若是其人不在了,也……,也当有个结果!”
公子高都已经將事情说的这般清楚相近了,胡亥自然明白,抱拳一礼,用力点点头。
“合当如此。”
“此事,就有劳你了。”
“胡亥,你……,你的那件大事,真的不挑选一番?母亲那里有不少人选,你想要什么样的女子?”
“於我说说,我和母亲好好说一说。”
“怎么说你也是有功之人,姻亲之事上,必须好好选一选!”
“……”
胡亥的办事能力,公子高还是信任的。
胡亥,真不错。
为何母亲就不喜他呢?还是因当年的事情?
女子,心性心胸著实难解。
这一次回咸阳,胡亥的大事也来了,身为公子,那般事情,依从礼仪,是由母亲负责的。
胡亥,对於那般事似乎不强求,无论母亲为她选哪一家的女子,都是可以的。
以母亲对胡亥的態度,说不定……。
思忖之,还是觉得应该好好选一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