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嫌隙(2/2)
周瑜觉得意外:“子明为何有此想法?”
吕蒙说道:“诸葛亮终究是刘备的人。这次孙刘联盟,明面上是合力抗曹,实际上却是江夏势力借助我东吴大军而东山再起,并且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意图。就拿这次水、陆双局破曹之事来说,诸葛亮在陆地上的布局,有意让我东吴大军冲锋陷阵,正面做诱饵,以死亡换得曹军入陷阱。而他刘备势力却借口说兵力不足,只做伏击和后援,明显是保存实力,同时也在耗损我东吴的大军。这战场上,血染黄沙,死的都是我江东的将士啊。江东父老把子弟兵交到我等的手上,我等却不能周全,以后有何面目去见江东父老?”
说到最后,止不住泪湿眼眶。
周瑜轻叹:“子明有长进。”
沉吟片刻,继续说道:“诸葛亮的意图,我何尝不知晓?只是为了大局,必须有所牺牲。即使不与刘备、诸葛亮联手,为了江东的胜利,这样的布局也在所难免。”
吕蒙眼带怨怒,说道:“末将只是觉得很不值。因为我们好似成为了诸葛亮的棋子,东吴将士们流血流汗,结果却是帮他成事。”
周瑜说道:“子明。我完全清楚你的意思。诸葛亮是个奇才,我有意将他收入江东,为主公效力。”
吕蒙说道:“只怕诸葛亮不会答应。”
周瑜微表情瞬间显露杀意,随后很平静地说道:“破曹之后,如果诸葛亮不能为我江东所用,那就找机会杀之。”
吕蒙微感喜悦,抱拳说道:“都督英明。”
翌日,周瑜邀诸葛亮议事。
“现在形势有变,曹军受挫以后,必不敢轻易再出。曹操老谋深算,荀攸足智多谋,必定清楚曹军目前的劣势。因此,瑜认为,曹军会转为守势,等解决内部问题之后,便会再度袭来。三个月,曹军至少要三个月,才能恢复战力。先生以为如何?”
诸葛亮摇扇不语,好似沉思。
周瑜凝视诸葛亮,静等。
诸葛亮忽然一笑,好似已想通,说道:“曹军的每一步变化,都在都督的计划之中。如果曹操采取守势,那就离败亡不远了。都督之前的布局,目的正是为此。”
周瑜露出微笑,说道:“先生知我。曹军守,我军便可攻。曹操想等到明年再战,瑜不会给他这个机会。这个冬天,瑜就要让所谓的百万曹军灰飞烟灭。”
诸葛亮说道:“但还差几步。”
周瑜说道:“只差三步。”
诸葛亮考虑了一下,笑而不语。
周瑜问:“先生为何发笑?”
诸葛亮摇扇悠然,望向营外的天空,说道:“凡事皆有变数。万一这个冬天,它突然不来,难道都督不该多想一步吗?”
周瑜感到愉快,说道:“先生心思缜密,做事周全。瑜着实佩服。若它真的不来,那我军水域优势就会丧失。到时候,只能从陆路取胜。”
诸葛亮轻轻摇头,说道:“曹操陆战,甚为高明。联军想要在陆地上赢过曹军,不容易。”
周瑜笑道:“我们之前就赢了一次,还怕赢不了第二次吗?先生奇谋,必能助我。”
诸葛亮摇扇再沉思。
“若真到了那一步,需要的牺牲会更多,只怕都督会心有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