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反转反转再反转(2/2)
诸葛亮故意反问:“难道都督不是这样认为的?”
周瑜说道:“明人面前,不说假话。先生看的通透,何不直言?”
诸葛亮摇扇不语。
周瑜转身凝视诸葛亮,说道:“第一个疑点,我们安排的如此周到,让一切都变得好像事实一般,但曹操并没有当场杀掉蔡瑁、张允,而是下令将他们关进大牢。第二个疑点,蔡、张二人刚被关押,消息就传开了,而且曹操完全不怕军心动摇,竟公开让曹洪、李典接管水军,好似就怕某些人不知道。第三个疑点,如果曹操看破了我的计谋,该是多么怨恨蒋干;但是,蒋干不但没有死,反而得到了曹操的赏赐,如此高调的做法,这说明曹操需要利用蒋干来掩饰什么。所有不合理的疑点,通常都会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先生觉得呢?”
诸葛亮轻轻一笑,说道:“都督才是看得通透,又何须亮多言?亮只能说,曹操终究不是愚蠢之人。”
周瑜说道:“在我眼中,曹操终究还是愚蠢。”
夜里,大牢潮湿阴森。
荀攸来到牢房,看望蔡瑁、张允二人。
蔡、张二人急求荀攸出手解救。
荀攸让狱卒退出大牢,派心腹侍卫守候,然后对二人说道:“委屈两位将军了。丞相今日所为,并非有意定两位将军的罪过,实在是为了大局,为了未来能在战场上赢过敌人。”
蔡、张两人不解。
荀攸解释:“战争的胜败,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在南国之中、长江之上,要找出能熟悉这里的气候、地形以及能训练水师的将才,非两位将军不可。一旦失去你们,则我军在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上,瞬间优势减半。丞相深知这个道理,周瑜、诸葛也清楚。所以敌人才会千方百计,想借丞相之手,来除掉你们。而丞相看破了敌人的计谋,于是将计就计,表面上让你们受牢狱之灾,实际上则另有安排……”
接下来,荀攸将计划仔细地告诉二人。
二人听后,明白了始末,豁然开朗,齐声叹道:“丞相高明。”
同时也更怨恨周瑜、诸葛:“待来日破了东吴,定要斩下周瑜首级,将诸葛亮五马分尸。”
荀攸说道:“周瑜善谋,诸葛多智,要想瞒过他们,谈何容易?所以,为了最终的胜利,还望两位将军耐住性子,在幕后助丞相建功。”
蔡瑁、张允登时表示誓死效忠曹丞相。
随后,曹营中,传出曹操用毒酒赐死蔡、张二人的消息。
南岸军营,周瑜收到消息后,再与诸葛亮议事。
诸葛亮摇扇从容,说道:“若曹操看破了都督的反间计,那曹营现在所有的变动都是假象,目的只是为了迷惑我方,让我方以为有机可乘,而曹军就可以出其不意,设局取胜。”
周瑜说道:“可惜曹操的对手是我周瑜。就算反间计已经被看破,就算蔡瑁、张允被毒死只是假象,都影响不了我的下一步计划。曹操做得不够狠绝,终究是露出了破绽。既然曹操想要迷惑我方,那我们也可以将计就计。”
两日后,天气晴朗,江东水师向北岸进发,擂鼓挑战。
曹操下令避战不出,坚固防守。
曹洪、李典等人向曹操请命出战,曹操不许。
众武将无奈而退。
曹操留下荀攸议事。
荀攸说道:“敌军这次并没有出动主力,应该是周瑜听到蔡、张二人被毒死的风声后,故意派军前来试探的。”
曹操说道:“孤正是看破了这一点,才下令免战。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假象,让敌人以为我方目前没有水军良将。”
荀攸考虑了一下,说道:“丞相,为了增加消息的可信度,迷惑敌人,臣觉得,我们其实可以再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