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赤壁决战·中(2/2)
随即下令剩余人马点燃火船。
曹军水师战船顺风无敌,撞翻刚点燃的几艘火船。
“火攻计”就此破灭。
黄盖只能率领剩余的十数人,乘船掉头,顺风迅速向南而逃。
获得大胜,曹洪志得意满,立马派人快速给曹操报喜。
“回丞相,已截获敌船。船上毫无粮食,皆是硫磺、草木等易燃之物。黄盖已率领残部逃走。”
曹操大喜,赞扬一旁的蔡瑁:“蔡将军有先见之明,破了敌人的诈降计和火攻计,等平了江东,孤定会重赏蔡将军。”
蔡瑁抱拳回赞:“非末将之功,而是丞相领导有方。”
曹操放声大笑。
此时,对面远处的江上,出现了十数艘大船,但很快调转方向,返回南岸。
随即传令兵来报:“江东的主力大军刚才出现,但又掉头逃跑了。”
蔡瑁判断说道:“丞相,定是黄盖火攻不成,江东主力明白胜利已是难如登天,故半途撤退,以求保存实力。”
曹操轻轻点头,赞同此看法。
蔡瑁扫视长江,建功立业的欲望之火早已无法压制,紧接着抱拳请命:“丞相,西北风狂吹,天时在我方。敌人火攻被破,已是措手不及。我军当集合主力,乘胜追击,以众击寡。如此大好时机,实不可失。丞相,一战定千秋,就在此役。”
荀攸觉得有点躁进,进言:“丞相,现在出击,会不会有些急了?是否再三思一番?”
曹操遥望对面,感受风,感受江山的气息,感受千军万马的杀声,蓦然,眼眸闪动狠厉的光芒,挥手下令。
“全军出击,歼灭敌军!”
荀攸不禁皱眉,明明眼前是大好局面,却有种不好的预感,但这种预感又说不出来,滋味十分的复杂。
蔡瑁则是大喜:“丞相英明!”
于是,蔡瑁、于禁、李典、朱灵快速登上战船,调动准备多时的军队。
原本曹军收了荆州降兵,有七十多万,除去战死沙场的和留守荆州各郡的兵力,还有五十多万。
而张辽、乐进部队肩负抗衡刘备军的使命,不可调动。
后勤部队和疫病在身的士兵没有战力,再除去防守粮仓和本部军寨的兵力,还可调用水、陆两军合计三十万人。
蔡瑁苦思冥想,要在短时间让北方兵士也能在长江上发挥出百分之百的战力,就只能设法让战船摆脱江浪的干扰,变得如地面一般稳固。
于是铁索连环战船之策被蔡瑁想出来了,或三十一排,或五十一排连在一起,再在船上铺上平板,于江上行驶宛如地面一般平稳,人马走动如风快,如虎猛。
若是两军交战时吹的是东南风,则此策是万万不能用的。因为敌军顺东风火攻而来,将难以抵挡,船只连在一起反而容易形成火海。
但是,现在风向转回西北风,江东的火船进击计划又被破解,正是发挥铁锁战船威力的时候。
曹军主力迅速出动,与曹洪、张允军会合,顺着西北风,全速追击江东水师。
眼看黄昏已至,夜幕将临,程普为确保真正的计划得以实施,迅速下令后面的五艘战船阻击曹军。
其余战船兵马则继续撤往南岸军营。
曹军以众击寡,铁锁战船纷纷撞退或撞翻江东的战船。
兵力上的优势,曹军势如破竹。
江东水师阻击不成,节节败退。
曹军主力战船不断逼近南岸的东吴军寨。
周瑜站在高山上,借着将暗的天色和树木遮掩,隐约看到曹军的铁锁船队,不禁冷冷一笑,语出嘲讽。
“我对曹操、蔡瑁等人的智慧从未有过期待,但他们总能表现出超过我所预料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