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千算万算(2/2)
周瑜说道:“贾诩善谋,若我们真的攻进去,才真正麻烦。”
接着,留下两千兵马驻守城外,并留下锦囊给副将,作应急之用。
之后,周瑜率主力离开。
曹仁收到情报,心情喜悦,来见贾诩。
“先生,探子来报,周瑜率大军远离城外了。果如先生所料,周瑜这是要去袭击我军陆路军寨的后方啊。如果真是这样,那正好中了先生的陷阱。”
贾诩摇扇静思,阴沉不语。
过了一段时间,军情急报,曹仁大惊。
“先生,不好了。周瑜没有去攻打我军的陆路防线,而是率军袭击了我军在渡口的水路防线。如今情况危急,只怕我军就要守不住渡口防线了。先生,若现在派兵前去支援,能否反败为胜?”
“失算啊……”
贾诩剑眉一皱,表情复杂,右手不由地握紧扇柄,左手则是揪住羽扇尾,来回走了数步,思绪极速流转,内心算了千百次,想要从颓势中找出胜机。
最终,摇了摇头,说道:“将军,现在去支援,已经来不及了。我估计,渡口已被东吴大军前后夹击,沦陷了。如果我军现在赶过去,只会落入周瑜的伏杀之局,必败无疑。”
曹仁摊摊手,急问:“那该如何是好?难道要眼睁睁看着东吴大军兵临城下?”
贾诩神情恢复了冷静,摇扇悠然,说道:“一时的失利,并不能影响什么。在决战之前,我们先把城外的敌人赶走,然后派出兵力在南边山坡埋伏。敌寡我众,敌人必定南逃,与周瑜部会合。之后,如果周瑜率大军从渡口直向江陵城而来,就放他们过来,随后我军出城正面迎战,伏兵则从后方袭击,再传令给原本埋伏在陆路防线的兵马,从到时候三路大军,合围周瑜部队,让他们万劫不复。”
曹仁觉得可行,迅速调兵出战。
曹军以众击寡,猛攻两千东吴兵马,占尽优势。
周瑜的副将及时打开锦囊,随后不恋战,率领士兵往南撤退。
曹仁暗叹贾诩算得准,随后命牛金为先锋将军,领兵前去南边山坡埋伏。
但等了一日,没有等到周瑜的大军,而是等来了一个消息。
曹仁把军报告诉贾诩:“先生,周瑜大军占据渡口后,没有趁势向我们这里攻来,而是驻地结营,并用战船走水路接应了原本在陆路的甘宁部队,现在东吴三路大军已经会合,声势浩大,于我方不利啊。”
贾诩听了,不惊反笑:“周瑜终究也是沉稳善算之人啊。”
曹仁不解,面露疑惑之色。
贾诩摇扇说道:“周瑜看破了我的布局,所以不急进。战场上,本来就是瞬息万变。原本的计划,要根据变化的局势而作出相应的改变。周瑜先是急兵突袭,出其不意,取下了水路一线,随后步步为营,意图稳扎稳打,蚕食江陵城。”
曹仁说道:“假如一开始,周瑜集中大军,只从水路进发,以东吴的兵力,相信也是能突破渡口,但他为何要兵分三路,大费周章呢?”
贾诩轻轻摇头,说道:“将军还是没看明白周瑜。如果周瑜下令大军只从水路进攻的话,那我方的兵力也必然会迅速往水路防线调集,到时候免不了连番恶战。就算东吴最后取得了渡口,也会付出不小的伤亡。这不是周瑜想看到的,因为他还要保存实力对付诸葛亮。我之前就说过了,东吴分兵攻打合肥,是一个错误。力分则弱,周瑜其实已不够兵力防范江夏的敌人。如我所料不差,那个诸葛亮已经杀过来了。”
南郡北部,探子来报:“军师,东吴韩当部队已经阻挡了我军的前路。”
诸葛亮摇扇从容,嘴角微翘,说道:“来得正好。亮就怕他们不来。”
张飞不解:“军师,此言何意?”
诸葛亮说道:“亮还有子龙将军这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