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欢聚一堂(2/2)
将礼物分发给大家后,彭国庆拿出带来的骆驼牌白酒,开始和父母以及兄弟姊妹们开怀畅饮;由于天气炎热,门和窗子已经全部打开,屋里院外欢声笑语不断。
那个时候,无论是正阳人还是河套人,喝酒都是喜欢划拳的,什么五魁首呀六大顺的,不分男女,嗓门一个比一个高,性情极其豪放;娘娘不喝酒,爷爷的酒量也不大,三妈和三爹却都是喝酒的好手,大姑父也不差。但说到划拳,还是血气方刚的四爹最厉害,因为年轻脑子转得快,招数灵活,几乎打遍全场无敌手。
席间,听到爷爷和大姑父他们不停地称呼爸爸为羊唤子,而爸爸却没有感到丝毫的不好意思,呼五喝六的和大家打成一片,彭禹觉得很好笑;说起来他以前来过几次河套,长辈们是不是称呼爸爸的小名他早已经忘记了,毕竟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在彭禹过去的记忆里,生活的艰辛与酸楚,远远大于快乐和幸福,所以,在他的记忆里,装载着几乎全部是沉痛的东西,令他想忘都忘不掉。人就是这样的,生活无论平淡还是复杂,留在我们记忆里的,都是那些比较重要的部分;其他的,早已被蹉跎岁月磨蚀的干干净净了。
彭禹的事迹,早已传遍了四面八方,就连乡下也不列外;正因为如此,一辈子老实巴交的爷爷和娘娘,在过年的时候被大队书记热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享受了非凡的礼遇。此外,爸爸的名气也不差,你想啊,一个在城里管理着一千多号人的中学校长,分量会轻吗?在农村人朴实的认知里,那顶官帽子可是比什么大队书记牛多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亲戚们虽然住在乡下,感受不到多少因为彭家的巨变带来的实惠,但是被领导们看重和被村民们羡慕这是免不了的,在人际交往上不但路子比以前宽广多了,而且一个个也成了村镇里不可忽视的重量级人物,三爹也因此顺风顺水地当上了分子地乡一队的队长。
然而,不管是爷爷娘娘还是其他长辈们,最关心的还是彭禹现在的状况;在大家好奇的询问下,彭禹只好挑一些重要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对于彭禹头上那四顶理事的帽子和“现代先锋派”的头衔,农村人出身的亲戚们因为搞不清楚这个名头究竟有多大,官位到底有多高,再加上在文化和见识方面差距巨大,所以并不怎么在意,只是听说他每个月的工资将近三百块钱,一个个顿时吃惊的差一点将眼珠子掉出来;在他们的意识里,恐怕乡长甚至县长,也没有彭禹的工资高吧?
现在的河套地区,一个强壮的一等一的好劳力,辛辛苦苦地挣上一个月的工分,最多也不到二十块钱;可是,面前这个年纪还不到十四周岁的孩子,每天不用风吹日晒和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受苦受累,就能轻轻松松地赚到比他们高十几倍的钱,这让他们想破脑袋都无法理解的;今天,若不是一个大活人站在自己的面前,他们以为这是一场梦,或者是别人编造出来的天方夜谭。后来,他们听说彭国庆每个月的工资才40块多一点,比儿子彭禹差远了,更是惊骇的闻声色变。
第二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