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半日(上)(2/2)
然而一时竟不下沉。
汉军船上,猛地爆出一阵“噼里啪啦”的排枪响声,如同炒豆子一般。
吴军船上顿时像是割麦子一般,倒下一片,血流一地。
尽管离得很远,林正阳依旧能听出,是经典的三连发式排枪,也就是三段射。
这就是火绳枪,在点火孔装填引huo yào,再用火绳引燃,大大减少了装填时间。
用在这里,远比寻常gong nu方便。
最关键是,培养一名火枪手,用时很短,而培养gong nu手,却耗时许久。
前者更能推广,也具备相当高的战略价值。
初次使用,顿时显出神效。
没过多久,就接连有吴军被dǎ dǎo,舰船被凿穿、下沉。
“按照此时火枪水准,只在二三十步内有杀伤力,这点距离在平地上不过是数息可知,但在水上,却正是恰当。”
“两船交错,在这江面上,船速甚快,虽隔五米十米而不可靠近,这时手统三连射,隔着船放,却威力不小。”
“等到船只交错之后,又有空隙,趁机装填dàn yào,随后继续。”
“这在平地上,哪有许多装填dàn yào的时间?尤其是此时huo yào射程短暂,所以平地上尚不实用,而水军之中却是利器!”
林正阳心中满意。
随着火绳枪的大量实装,并且正式应用在水战之中,渐渐显出了威力。
吴军靠着弓箭与床弩,一时间还能打得有来有回,甚至靠着多年积累下的精锐弓手,在杀伤上略占一筹。
这里就见得吴军水师精锐之处了。
在不断移动且晃动的甲板上,依旧能保持精准的射击,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训练得来的技艺。
吴侯能立足扬州,多次打退胡骑大军,就是靠着水师得力。
江面上,一时间,吴军略占优势。
丝丝军气,又重新振作,与汉军军气交锋。
林正阳看在眼里,并不着急,只是见着下方水师大营之中,又不断开出舰队,冲了上去。
几轮交锋过后,吴军弓箭的射击频率,明显下降,而汉军的火铳,依旧保持着稳定发挥。
渐渐,局势开始逆转。
“就算是吴军的弓手,连续拉弓之后,状态也不可避免地下降,人力拉弓毕竟有限,不如火枪省力。”
“火枪只要装填dàn yào,后勤充足,就能稳定发挥········瞄准、点火又能耗费多少气力?”
“拼消耗,自然我这边占优。”
其实这道理浅显意见,玩过弓箭的都知晓,反复重复拉开、射击,其实是不可能坚持多久的。
几轮、十几轮、最多几十轮过后,就明显状态下降,需要休息。
可在这种激烈的战争之中,随时都可能面临敌军,哪有功夫让你休息?
所以此时,吴军那装填快速、轻便省力的火铳,渐渐拉开了差距。
林正阳继续观看着双方交战。
不时有双方的战舰破损,退了下来。
敌我双方都有。
那些轻度损坏的,也就罢了,一些受了重创的舰船,就在掩护下,退到岸边。
汉军的舰船,明显坚固得多,或许是因大部覆甲的缘故,战损交换比在一比五左右。
林正阳注意到,汉军水师的士气高昂,明显胜过对面。
水面上,装备了新式火器,以及铁甲舰的汉军水师,不断击溃敌舰。
丝丝赤气,冲上高空,远远地就能看到红光冲天的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