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世界的另外一个主角(2/2)
软铁罐的果冻奶是宅男专用饮品,细细的吸管吱溜了半天,才吸到一小口。自从机械时代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口腹之欲与营养过剩就成了困扰相当多人的大问题,而且到现在都没有完全解决。
看看包装盒上的热量值,为了身体的能量平衡和长治久安,王想又到自行车上运动了十来分钟,出了点汗,再去冲了个澡。饭已经送来了,干脆就提前开吃。
吃过饭上线一看,潘金安还在和小姑娘卿卿我我,想起来外星人还有个什么东东在电脑里呢。拉出来一看,是一段基因图谱,是植物类的,有什么名堂值得外星人这么神经兮兮的,王想一下子还看不明白。登录专业网。
二十一世纪以后,在互联网业曾经称霸一时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都不存在了或是退化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专业门户网站,大部分脱胎于行业协会,小部分是一些强大的企业或者机构的网络化部分。人们上网更习惯于用个桌面小引擎搜索网站,然后进行站内搜索,当然这些专业网站都有强大的搜索功能。
王想作为生物学博士,自然有生物技术网的会员资格,轻车熟路的把图谱导入到一个辨认程序中,很快结果出来了。未能核对到存档基因,这是一个新基因或是错误。继续点击,使用付费程序,核对相似基因寻找疑是功能。一会,结果又出来了。未能分析出基因母体,疑是和植物细胞纤维化相关。
调出搜出来的这几张近似基因图,仔细的分析不同点,似乎是在纤维结构方面复杂化了一些,通常这意味着更细强度更大。外星人给我弄来的莫非是根超级纤维?靠这根绳子拯救人类,把地球拉到外星系去?
诸多疑问,没有人回答。外星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回答这个问题只能靠实验。象这种人造基因实验是眼下十分流行的一种实业,有好几家规模很大的实验工厂专门做这种事情,只需要不大的一笔钱,也就是一套房子的价。还是很公道的,想想看,用一套房子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物种,体味一下女娲造人的感觉,还有可能带来的巨额利益,高科技真是不可思议的廉价啊。
可惜,王想没有这笔钱,以王想的社会关系和信用等级,也借不到这笔钱。
摆在王想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把基因图挂到网上去,等待慧眼识珠的风险投资商。大部分科学家们也都是这样做的。因为这么做有好几个好处,首先是锁定专利优先权了,象生物技术网这种大网站的存档资料有法律取证效用的,猜想性的图谱一上网,自己可以放下心来慢慢做实验,不用担心那个同行在这期间搞出来相同的东西了。其次是减轻财务压力,每次实验送掉一套房子,那些有赞助商有机构撑腰的在位大科学家也不一定吃得消,要知道,实验失败的次数是很多的。虽然这样要送掉专利的大部分股份,不过一个成功的新物种专利的小半股份通常足够一个人功成名就吃喝玩乐一辈子了。
第二条路是攒足了钱自己干。毫无疑问,王想选择的是自己干。
一是王想现在越来越相信外星人的话了。一个貌似合理的新物种基因图,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随手一画就可以画出来的。有这种水平的大师,没事会来忽悠自己这个后辈玩?王想可不想白白送别人一个大馅饼。二是现在的中国人太聪明了,网上挂了很多的这种基因图谱,一些特别聪明的人还有意识的做几个方案,把那些失败概率大的挂网上,而成功概率高的自己玩。这样一来,弄得有些风险投资家心灰意冷,不如转行慈善家投资大学或者其他机构,还能换个好名声。虽然如此,偶尔成功的事例还是能吸引了一些投资家,统计结果也表明风险投资的效率怎么也比慈善基金、政府拨款高很多的。两相作用,网上的黄金和淘金者都不少,但金子想发光还要看运气熬时间。王想不希望把命运寄托在运气身上。最后,还有个最重要的理由,外星人可没有说过允许王想把这个基因图谱公布出去。
很明显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先赚一笔钱。想来想去,除了外星人能可怜可怜咱,从哪儿随便挪笔钱借给我,还是只有发如雪这条线最有可能了。只要能弄到个金领的身份,我就可以办一堆卡透支或者贷款了。
不管是外星人还是发如雪,都还要好好玩游戏。救世主靠玩游戏拯救地球,想想可真够荒诞的。
科学研究的时间过得比游戏中还要快。核对几个图谱的时间差不多花了王想两天。登录上游戏一看,几年过去了,潘金安早已物是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