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云华仙子私下界 杨家二郎劈桃山(1/2)
却说在地皇神农治世之时,昊天上帝之妹云华仙子嫌天庭烦闷便下界游玩,不料其在下界遇上一名为杨天佑的凡夫,却也是今生的孽缘,云华仙子却是恋上了杨天佑,并不顾天规与其成婚,且诞下两男一女。俗话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云华仙子在人间虽已然十余年,天上不过才十余日光景。但就这十余日光景昊天上帝发觉云华仙子每日来去匆匆,神色不对,便命人跟踪云华仙子,不料却发现云华仙子私配凡夫,昊天上帝不由大怒,派下神将下凡,欲将云华仙子抓回严惩。这日云华仙子正在家中安坐,突然觉得心惊肉跳,忙捏指掐算,算出兄长昊天上帝已然发现自己下凡婚配之事,已派人前来捉自己,不由悲从心来,哭泣出声。杨天佑见状忙问道:“娘子为何哭泣?”云华仙子泣道:“夫君,你我夫妻缘分恐尽已。”那杨天佑大惊,不由出声问道:“娘子何出此言?”云华仙子说道:“我本是天上昊天上帝之妹——云华仙子,今兄长知我与夫君相配,已然派人前来拿我,夫君快带三儿逃走吧。不然你我一家恐怕都要遭劫。”杨天佑不由大惊,说道:“娘子随我一起走吧。”云华仙子说道:“若我跟你们一起走,我们谁都跑不掉,夫君还是带着孩子快跑吧,我留下来抵挡天兵。”说着便将怀中的幼女交予杨天佑,让长子杨蛟抱着次子杨妙君,将他二人推出门外欲将他们父子四人送走。
可是已然迟了,昊天上帝派来捉拿云华仙子的天兵已然到了,云华仙子忙冲上前去挡住天兵让杨天佑父子速速逃命去,可惜双拳难敌四手,且云华仙子道行也不是甚高,却是无法拦住所有的天兵。被天兵分出一半将其拦住,其余一众却是去追杀杨天佑父子。那杨天佑不过是一凡人,驾不得云、腾不得雾,杨蛟虽习得些许神通,但有父亲、弟妹拖累却也未曾逃脱,与其父杨天佑同时被杀,只有杨妙君与其妹被人救走。一众天兵无法只好收兵回天庭复命。
昊天上帝自派人去下界捉拿妹子云华仙子便坐在通明殿等候,不多时便见天兵将云华仙子押上殿来,昊天上帝骂道:“贱婢,好不知羞耻,私配凡夫,将我脸面丢尽。”云华仙子却只是垂头不语。昊天上帝见状亦不在说话,只对殿外天兵说道:“将这贱婢押出,压在桃山之下万年以示惩处。”说完便转身退出通明殿,众天兵轰然应诺,将云华仙子押出通明殿,一路来到桃山,将其压在山下,命土地看管,便返回天庭。
却说那云华仙子之次子杨妙君与幼女被人施法救走,这里且不说那救走未来华山三圣母之人是谁,单说那杨妙君被一阵金光裹着逃离天兵的追杀,不一会便来到一山洞,里面放着一部道书,一个蒲团,那阵金光将杨妙君裹来放在洞内便消失不见,那杨妙君不过一不足三载的婴儿,却是不知自己和父兄已然天人相隔,依然熟睡。在那阵金光退走之后有一只浑身白毛的猿猴进入洞中,那猿猴乃是一先天异种。却说这世间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这白色猿猴乃是四猴中的通臂猿猴,天生神通,力大无穷,又是神智自开。这通臂猿猴乃是天生神物,自不愿百年后化为一堆白骨,自成年之后便四处寻仙访道,以求超脱轮回,却是一直未曾遇上仙缘。
却说那通臂猿猴自寻找仙人以来四处为家,不曾有过固定的住址,此时却是闻得那红莲道人乃是伏羲、神农两位人皇之师,还是圣人之尊,法力无边,而且就住在东海之滨的青丘山,故此时正欲去寻访看看能否拜入其门下修行,只是那青丘山乃圣人道场,有大阵守护,一般人那里看得见?这一日出洞寻找青丘山,却是再次失望而回。那相救杨妙君之人乃是道行法力均高深之极的人物,此时却是一时大意将杨妙君和道书均丢在这看起来无人的洞府内,却是因为那通臂猿猴出洞时日长久,洞内长时间不曾打扫,故灰尘满地,看似无人居住。此时那通臂猿猴一进洞,那位却是立马就发现了,正欲回去将那猿猴击杀,却又算出那通臂猿猴与杨妙君有一段因果便又转身回去了。那通臂猿猴一进洞却是发现自己洞内多了一个婴孩,还有一个蒲团、一本道书,不由一惊、忙上前观看。却见那婴孩正在熟睡,便拿起那本道书观看。
那通臂猿猴却是天生异种,见那道书上写着四个篆字《**玄功》,通臂猿猴翻看道书,只见那道书上写的都是玄功变化之法,练到深处也是极为厉害。到最后修成**金身便可肉身成圣。通臂猿猴看到此处不由大笑道:“不想我袁洪拜师不成却有此缘法,有此功法我定能成就仙道。”说完便欲将那本《**玄功》带走,转念又一想,“这**玄功不知是那位大神通者放于此处的,看样子是要让那婴孩修习的,若是被我拿走,这婴孩就无法修习了,若是被那传功的大神通者知道,我岂不是会被打得魂飞魄散?还是将原本留下,我抄一本副本带走吧。”想到此处袁洪忙找来纸笔,将那**玄功抄录一份副本,将原本放在原地便退出洞外,向远处奔去。待远离那石洞之后便是一阵哈哈大笑:“有此道书,我袁洪定能扬名三界。哈哈哈!”
正笑见突然听得一个懒洋洋的声音:“那个傻帽笑的这么傻?”
袁洪面色僵硬,嘴角抽搐,回头一看,之间一个面目英俊的道人,身穿月白道袍,身后五色光华闪现,不知是什么神通。袁洪也是老江湖了,知道遇上了高人,忙躬身行礼道:“小妖袁洪见过上仙。不知上仙有何事教我?”
那道人正是孔宣,因为不识路途下山后也未曾远离东海范围,这次纯属是机缘巧合,孔宣道:“我乃青丘山练气士孔宣道人,你这小妖难道不知这东海之滨乃是圣人道场,就在这瞎逛。”
袁洪听得是青丘门下顿时面色一整道:“这位上仙,小妖仰慕青丘山之名久已,欲寻得长生不老之术,只是一直没有仙缘,劳烦上仙代为引荐。”
孔宣嘿嘿笑道:“原来是个想拜师学艺的,只是我家老师乃是圣人,想要拜师的何止千万,你有何能能让我家老师看上啊?”
袁洪沉吟不语,他也知自己只是个小妖罢了,红莲圣人乃是圣人,想要拜在圣人门下的只怕能从三十三天排队排到九幽十八层地狱,自己也没把握能然圣人收下自己,只是他一直欲求仙缘,这次似乎有些希望,又怎的甘心?
袁洪求道:“还望上仙助我。”
孔宣嘿嘿笑道:“那我就看在你叫了这么久的上仙的份上替你说说情吧!”
袁洪大喜道:“多谢上仙。”
正在孔大上仙坑蒙拐骗之时,天上一道清光闪过,飞到孔宣之前,孔宣伸手接过,原来是自家老师的符诏,要收袁洪为弟子,叫他暂且代师授艺,且自神州大地上自行其是。
孔大真人心中一动:“老师很少收弟子,如今竟然传下符诏要收袁洪为弟子,却又叫我代师授艺,只怕其中另有玄机。”当下把杨清的法旨告诉袁洪,袁洪自然是大喜,孔宣却还在琢磨,只是此乃圣人之间的博弈,以他的道行也不过是颗棋子罢了,又怎能算的出来。孔大真人只是想着今后要多了一个打手小弟了。
青丘山草堂中,杨清嘿嘿笑着,自言自语道:“这只猴子不错,好好调教一番,封神时是个好棋子,到时候少不得要那些家伙头疼一番,只是他与准提结下了因果,也罢,我这个师傅就代他接下了,准提有事就找我,看我怎生与他分说。”
谁知准提也有算计,后来袁洪这个小弟乖乖的把**玄功送给了孔宣,孔宣见其法门精妙也就学了,准提趁机隐瞒了天机,瞒过了杨清,结果封神之战中孔大真人惹出了不小的麻烦,这是后话了且不提。
只说那瑶姬仙子之次子杨妙君,自被准体道人救出放在袁洪洞府内之后,便在那洞府内慢慢长大,不得不说那仙人血脉确实不凡,虽年不足三载却已然能够自己过活,稍稍长大后便能自己修行,那**玄功却也是被其练得头头是道,不差丝毫。加上有准提留下的一葫芦金丹,短短百年时间却已是将那**玄功练成,虽道行不深,一身法力却也是不凡。
这杨妙君一身法力虽然不凡,可毕竟独自生活了百年,心中依然犹如赤子一般,及是耐不住寂寞,自幼年时便收留了一只细犬、一只苍鹰,经杨妙君喂之数粒仙丹之后,却也渐渐有了神通,修炼成妖。这日杨妙君突然起了心思,想到凡人之中厮混数日,便带着细犬、苍鹰向人族部落行去,一路游玩却也快活。游玩日久杨妙君却是发现,那凡人皆有父母,自己却是不知父母是谁?身在何方?一时意兴阑珊,也无心游玩,便回了洞府。
自回到洞府之后那杨妙君越想越是难耐,不由想道:“这人皆有父母,想来我也是爹生娘养,却是不知爹娘身在何方。心中不由兴起寻找爹娘的念头,这念头兴起之后,杨妙君却是怎么也安不下来,只想尽快找到自己的爹娘。想到此处便带着细犬、苍鹰,出了洞府,这一出却是引起了一段后世广为流传的佳话。
那杨妙君自离了洞府,便在四大部洲四处打听父母的下落,期间曾在二郎山和灌江口降伏八怪,留下了二郎降八怪的美谈。
世间一众高明的修士虽算出杨妙君乃是昊天上帝的外甥,云华仙子和杨天佑之子,却是惧怕昊天上帝之威不敢将之告诉杨妙君,杨妙君也看出众人心中有顾虑,便知自己父母之事并不简单,便也不强求,只继续寻找愿意告诉自己之人。
在各地找寻数年最后在玉泉山金霞洞遇上玉鼎真人,玉鼎真人乃是阐教十二金仙之一,乃是圣人弟子,却是并不惧怕昊天上帝,且二人乃是命中注定的师徒,玉鼎真人一见杨妙君便甚为喜欢,又见杨妙君一片赤诚,便将其父杨天佑与云华仙子之事告之杨妙君,杨妙君听后却是一言不发,只对玉鼎真人叩首一拜说道:“真人之恩弟子不敢忘怀,日后必有所报。”说完便带着细犬、苍鹰向桃山行去。
不多时杨妙君便来到桃山,那看守云华仙子的山神、土地法力低微,却是不敢阻拦。杨妙君跪在桃山下拜道:“不孝儿杨妙君今日始知母亲在此受难,此时才来拜见,还望母亲恕罪,儿定当救母亲出来。”
说完便使出法天相地的神通,抖撒神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两只手,好便似华山顶上之峰,青脸獠牙,朱红头发,甚为可怖,那杨妙君用双手将桃山一围,便欲将桃山抱起,将母亲云华仙子从中放出,杨妙君用尽了力气,可那桃山却是纹丝不动。
杨妙君思忖道:“我自习练这**玄功以来便是力大无穷,如今就是昆仑山我也可摇它晃动一下,这桃山不过一寻常小山,却怎的抱不起来。”这时只听从山内传出一个声音“妙君吾儿,我乃你母云华,这桃山被你舅舅昊天上帝下了禁制,如没有**力之人相助,或是开山之法宝,却是无法劈开此山,为娘知道你平安长大已是很高兴了,不用管为娘了,你走吧,只要你平安,为娘也就心安了。若不快走让你舅舅知道,却是连你也走不了了。当年你妹妹也被人就走,此时也不知流落何方,望你能将妹妹找回来。”
杨妙君闻言说道:“母亲大人放心,孩儿定会寻的开山之法宝将这桃山劈开,救母亲出来。妹妹我也会去找的,等找到开山的法宝我就来救出母亲。救出母亲后我们一同去寻找妹妹。”说完便对着桃山叩首后,不顾母亲云华仙子的呼叫,驾云离去找寻那开山之法宝去了。
只听被压在桃山内的云华仙子喃喃说道:“儿啊!为娘的只求你和妹妹平安,你若是救出为娘定会恶了你舅舅昊天上帝,到时定会杀你,若是你身死叫为娘如何受得了。你爹与你大哥已然身死,为娘再也不想看到你和妹妹也……。只要你和妹妹平安,为娘不要说被压在山下万年,就是十万年、百万年又有何妨。”转念又想到能破除昊天上帝封印的大神通者也就那么几位,杨妙君碰上的机会也不大,那开山之宝更是稀少,想来杨妙君要破除这桃山封印几乎不可能,便也不再着急。
杨妙君离开桃山后便四处打听何处有开山之宝,却是一直未曾打听到。其间有玉帝派下的天兵天将要捉拿杨妙君,结果反被他打的一败涂地,又遇上了他的妹子华山三圣母,原来当年三圣母被女娲娘娘救走,女娲喜其聪颖,就教他道法,还赐给她先天灵宝宝莲灯,后来三圣母在华山定居,百姓有求必应,因此声名显著,玉帝虽知道三圣母的来头,但看在女娲娘娘的面上也就没有为难。
这兄妹二人一起寻找开山之宝,可惜也没有找到。
杨妙君不由想到了告诉自己母亲下落的玉鼎真人,想到玉鼎真人乃是阐教弟子,神通广大,想来会知道何处有开山之宝,遂驾云向玉泉山金霞洞飞去,不多时便已到达金霞洞外,向守在洞外的童子行一礼道:“这位仙童,还请进去通报一声,就说杨妙君求见。”那童子看了杨妙君一眼说道:“请稍待,我这就进去通报。”说完便转身进了金霞洞。不一会那童子出洞对杨妙君说道:“老师有请。”说完便领着杨妙君进了金霞洞去参拜玉鼎真人。
杨妙君进了金霞洞见玉鼎真人端坐于蒲团之上打坐,便上前叩首道:“弟子杨妙君参见真人,还望真人怜悯,告知弟子何处有那开山之宝,以便弟子能劈开桃山就出生母,弟子深感真人大恩,日后必有厚报。”
玉鼎真人睁开双眼说道:“杨妙君,你真的决定要劈开桃山,就出云华仙子?昊天上帝不过将云华仙子压在桃山之下万年,在我等修士看来,万年时间不过一瞬而已,眨眼间就过去了,你修道有成,日后母子相见自有其时,又何必私自劈开桃山违反天条,惹得昊天上帝不悦,惹来杀身之祸?”
杨妙君说道:“禽兽尚且有反哺之时,何况人乎?我身为人子眼见生母受难,怎能不救。那岂不是禽兽不如?我身在外万年时间确实易过,但我母被压在山下,每想起母亲尚要受苦万年,弟子心中便深为不安。且我母在桃山下受苦,弟子怎能安心在外修炼?还请真人慈悲,告知弟子何处有那开山之宝。”
玉鼎真人轻叹一口气说道:“云华仙子被昊天上帝降旨压在山下受苦万年,若是你将其救出,便是落了昊天上帝的面子,昊天上帝定不会与你甘休,你可能会有轮回之苦,甚至可能会魂飞魄散消失在天地之间,连轮回都不得入,你可要想清楚了。”
杨妙君答道:“只要能救出母亲,弟子就是轮回万世、永世不得超生又有何妨!就算真的被打得魂飞魄散,只要母亲平安弟子也是心甘情愿。”玉鼎真人见杨妙君救人之心已坚,便轻叹口气不不再相劝。
思忖片刻玉鼎真人便对跪在面前的杨妙君说道:“你先起身。”
杨妙君说道:“若是真人不将那开山之宝在何处告知弟子,弟子绝不起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