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昆仑山姜尚学道 女娲庙纣王进香(1/2)
上回说到成汤伐桀建国商,传至后世,成汤在位十三年而崩,寿百岁。皇位传于太甲,太甲传沃丁,沃丁传太庚,太庚传小甲,小甲传雍己,雍己传太戊,太戊传伸丁,伸丁传外壬,外壬传河亶甲,河亶甲传祖乙,祖乙传祖辛,祖辛传沃甲,沃甲传祖丁,祖丁传南庚,南庚传阳甲,阳甲传盘庚,盘庚传小辛,小辛传小乙,小乙传武丁,武丁传祖庚,庚传传祖甲,祖甲传廪辛,廪辛传庚丁,庚丁传武乙,武乙传太丁。共历二十六帝五百多年。
此时正是太丁当政,这太丁也是一位能主,文韬武略具皆不凡,将这八百诸侯,三千里家园治理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却说朝歌城有一人名曰姜尚,字子牙,与一富户宋异人结为异姓兄弟,姜尚家境贫寒,幸得宋异人时常接济才得以安生,姜尚少时就慕道,欲寻仙访道,只是老母尚在,还需奉养,后来老母病逝,才下定决心,辞别义兄,云游而去,拜访名山大川,看看能否寻得仙缘。
姜尚云游数载来到昆仑山,当是时,仙人都已避世隐居,早就不想上古之时那样到处闲逛了,姜尚听得着昆仑山经常能见着仙人,于是认定这昆仑山上必定有仙人居住。
这一日,昆仑山玉虚宫,阐教教主元始天尊正在为门下弟子讲解混元道果,弟子都听得如痴如醉,突然元始天尊住口不讲,对身边的白鹤童子说道:“山下有人欲拜师,此人与我有师徒之缘,你去接引他上山,不可怠慢了。”原来姜尚即是封神之人,按理说元始天尊本算不到封神之人的事,盖因为封神之人为天道所遮掩,就是圣人也算不出来,而元始天尊则与老子同时施展**,两位圣人教主本就是盘古元神所化,是为盘古,二者元神相同,合力推算天机这封神之人倒也不难算出,毕竟这个世界都是盘古氏所造,又有何物能抵过造物主?因此元始天尊才知姜尚是那天命封神之人,乃是自己阐教渡过大劫的重要棋子。
白鹤童子正听在兴头上,听得此言毫不扫兴,只是元始法旨他又怎敢违背,只好不情愿的下山将姜尚接引上山,当然姜尚少不得要当一会出气筒。
姜尚入得玉虚宫,见得元始天尊开讲大道,不敢擅入,只在门口旁听,虽是旁听,但元始道法何等精妙,姜尚虽是凡人倒也喜不自胜。
元始讲完大道,方才问道:“门外何人?”
姜尚慌忙拜倒,口呼道:“弟子姜子牙拜见圣人老爷。”却是白鹤童子已告诉过姜尚元始天尊的名号。
元始问道:“你乃一凡人,来我仙家妙境和干?”
姜尚道:“弟子一心求道,四处求访仙缘而不得,今日又幸见着圣人老爷,还望老爷不弃,收下弟子。”
元始道:“既然你如此有心,又有大毅力,可入得我门下,你且先下去随你南极师兄学习本门入门道法。”
姜尚大喜谢过,随南极仙翁下去了。
姜尚在这昆仑山安顿下来,每日练气烧丹,种菜浇水,闲时看些兵书战策,姜尚资质不高,修了许多年还为成天仙之道,只是对行军布阵,治理国事倒是甚有心得,元始天尊也是大为不解,不知为何天数所定之人资质会如此之差,只得日后再见分晓。姜尚也因道行不高一向为同门所鄙夷,除了南极仙翁和云中子就无人同他往来。
且不说姜尚在昆仑学道,且看商朝自太丁之后是帝乙继位,后又传位与帝辛乃帝乙之三子也。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寿王。因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因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季子寿王为太子。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元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帝乙又称纣王,纣王七年,春二月,忽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
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白玉阶前列文武。天子问当驾官:“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言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王曰:“女娲有何功德,孤王轻万乘而往降香?”商容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古神女,生有圣德。那时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炼之以补青天,故有功于百姓。黎庶立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神,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王曰:“准卿奏章。”纣王还宫。旨意传出:次日天子乘辇,随带两班文武,往女娲宫进香。
自纣王继位后杨清一直讲注意力放在纣王身上,他自后世来,阅读封神演义时总觉得有些蹊跷,但有说不上来,自从自己有了神通后,他总算知道那里不对劲了。那纣王乃是人皇,定有紫薇真龙之气护身,那妲己又如何能迷惑其神智,如果说这是女娲做法倒也还说得过去,但是仅从纣王女娲庙进香就可看出不对头来,纣王未继位时所做之事可见他并非是一个糊涂蛋,相反还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君主,这样一个君王该不会无缘无故昏庸到身为人皇不知道造人的女娃娘娘的名号吧!那也太扯淡了些,至少杨清说什么也不信,所以决定来日纣王进香之时跟去看看。倒不是杨清想干什么,而是实在好奇,心中的谜团不解开难以安心。杨清倒还记得后世有位诗人郭沫若写过一首诗为纣王平反,虽说郭老郭老,诗多好的少,但是这首诗杨清倒还喜欢,至今还记得。诗曰:
偶来洹水忆帝辛,统一神州赖此人。
百克东夷身自损,千秋公案与谁论?
此当尚在帝辛前,观此胜于读古书。
勿谓帝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前躯。
周王克商实侥幸,万恶朝宗归受身。
中原文化商始创,商人鹊巢周鸠居。
帝辛之功迈周发,帝辛之罪有莫须。
受德之名当恢复,帝辛之冤当解除。
秦始皇帝收其功,其功宏伟古无侔。
但如溯流挥其源,实由殷受开其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