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不速之客(1/2)
“赵三,你怎么在这里?”,风行烈好奇的看着赵三,出声问道,
“是呀,赵三,那两个粤东人不是回去了吗,你怎么还留在这里呀”,陈贵贤也跟着问了一句,
“那个啥,那个,哦,不是我和乡政府出面为何老板联名具保了吗,他们回去取钱了,我作为人质就留下来了”,赵三先是紧张,后来才慢慢的平静下来,带点调侃语气的对着风行烈他们说到,可是还没等他的话见正在喊门房过来开门的杨东平对着刚才赵三跑过的那个地方大喊一声,
“谁?站住”,接着紧走几步跑进了黑暗中,
“干什么,你放开我,赵,赵三,赵永江,永江,你赶紧过来呀”,一个女子的声音在黑暗中传了出来,接着,就看见杨东平拽着一个年轻女子走了过来
赵三一听这个声音,再也话顾不上说什么,扭头就跑了过去,对着那个女子和杨东平分别喊道,“晶晶,不要怕,我来了,杨所长,你放开,你放开她,她,她,她是我女朋友”
一句话,在场的人全都不出声了,全都好奇的看着走上前来的三个人,杨东平,赵三,和那个赵三嘴里叫做晶晶的女子。
杨东平倒是先松开了手,有点不好意思的看着赵三,对于这个年轻人,杨东平在市场上也见过,也知道他就是市场上有名的牙客,而且也见过前段时间他和风书记在一起,所以,也就没有过于难为他。
“晶晶,你没事吧,杨所长没捏疼你吧”,赵三紧张的看着自己身边的这个女子,低声的问道,
“没,没事,我没事,你,你刚才说的是真的吗?”,这个女子轻声的,有点迟疑的说到,赵三听了脸一红,幸亏是晚上,没有人看清,不过他还是点点头对着这位女子轻轻的说到,“说话算话”
“不会这么巧吧”,风行烈倒是有点八卦的走了过来,看了看眼前的这个女子,“她,她不是那个卫……,”
“风书记,您好,我是乡卫生院的大夫石晶”,那个女子倒是落落大方的对着风行烈说了这么一句。
“你好,谢谢你呀,石大夫,今天你们都辛苦了”,风行烈笑着握住石晶伸过来的小手,微微一碰之后就松开了。
“你们到底进不进呀,这大晚上的,来回折腾,会冻死人的”,门房穿着一身线衣(方言:秋衣),裹着一件黄军大衣冲着站在门口的众人喊道,浑然忘了晚饭后乡长李华平安顿的事,
“哦,马上,马上”,风行烈回头说了一声,看着赵三和石晶,“你们这是?”
“哦,风书记,我宿舍就在隔壁,刚才我看见一大帮人站在招待所门口,害怕永江,害怕他出事,所以就站在一边看看,没想到却被杨所长发现了”,石晶低着头害羞的说道,
“这样呀,哈哈,好事呀,要不,赵三先把石大夫送回去,我们在这里等他回来,快去吧,不然人家可要冻坏了”,风行烈促狭的冲着赵三说了一声,
“风书记再见,不用他送我了,我一会儿就跑回去了,再见”,说完,石晶一扭身跑了,赵三看了看风行烈,在看了看不远处的身影,点点头跑了过去。
门房被外面一冻,倒是想起来李乡长的安顿了,睡意也没有了,也不觉得冷了,只是站在一边等镇委风书记进来,大概等了十分钟左右吧,才看见一个身影跑了过来,和大家伙说了几句话之后,大家才陆续走进了招待所。
第二天一大早,风行烈一行离开了田家河乡,回转荟岷镇了,赵三则留在田家河乡,一来是为了等待何老板回来兑现白条的事,二来也是想和乡卫生院的石大夫多呆一点时间。
……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风行烈在听了镇委办何主任对于给县上领导准备的拜年礼物的情况汇报之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让何主任抓紧时间办理,争取早日办完,何主任自然是连口答应。
风行烈对于拜年的这个情况也能理解,他也明白,
拜年的这个现象在仕途,在民间历来有之,而且还很普遍,这种想象已经成为了一种潜规则。逢年过节,拎点东西,走亲访友,拜见领导,看个同事,倒也不失为一种增进友谊,拉近关系的好时机。
不要说在行政机关,就连企事业单位,这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更不要说寻常百姓家了,联系下感情,就说自己在部队那会儿,这一逢年过节的,上门拜年的人还不是都快要把爷爷家的门槛都要踩断了。
就拿高职干部来说吧,暂且除却官位不提,那他还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谁家没有个七大姑八大姨的,国人的特性就是东拉西扯,这么一来,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也总能那么弯弯绕绕的沾点亲,带点故吧,毕竟谁也不是活在真空中呀,这还不说师长,学生之类的关系。
更何况,荟岷镇的上级管理单位可是在渭水县,等到明年一开春,荟岷镇方方面面的的工作还得上级领导单位的支持,打个报告申请拨款啥的,还不得领导手里的那只笔圈圈划划的,所以,提前拜个年,这也是应该的。
本来按照风行烈的想法,对于这个在荟岷镇发展工业的想法,是想回来之后和镇长朱国锋,副镇长田国柱几个人商议自己的这个构想到底在荟岷镇当地合适不合适,可是转念又一想,现在这只是一个构想,啥具体的东西也没有,口说无凭,这一说出来,还不得让别人笑话,干脆自己先准备一下,搜集一些资料,提前做些准备工作,等到年后了,在和朱国锋,田国柱他们通个气,看看大家的意见,等形成一个统一意见之后,以镇党委的名义再往上报,看看县上的意思如何再做打算。
有了这么个想法之后,风行烈这两天开始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对自己的这个发展工业的构想不断的做着完善和补充,同时对于自己最先提出来的那个关于农业发展的‘大规划,小特色’的设想,风行烈也想好好的筹划一下,力争做到‘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格局,这样一来,整个荟岷镇的经济可是用两条腿走路了,这不是显得更加平衡了吗?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风行烈竟然发现在周边的几个村子竟然存在着一些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大炼钢铁’土高炉的遗迹,比如在官堡村,在新城村,在南沟村,这些发现倒让风行烈有点意外,不管咋说,这也算是荟岷镇最早的工业吧,风行烈如是想着。
陈贵贤对于这段时间风书记大量搜集资料的行为感到很奇怪,因为这段时间的风书记让他搜集的资料总是很奇怪,一些诸如荟岷镇五乡七村详细的地理资料,气候条件,土地信息,人口信息,以及城镇规划,工业园区的建设等方面干脆不打边的资料都在被搜集的范围之内。
对于前面的这些资料的用途,陈贵贤倒是有个大概的猜测方向,毕竟,在农技站和去白土村的路上,陈贵贤也听风书记和王站长讨论过,而且自己也参与过,也知道这是风书记下一步为了荟岷镇的经济发所做出的新的构想,可是这个城镇规划,工业园区的建设这些资料倒是让陈贵贤一时间摸不着头脑。
对于这种情况,陈贵贤也很好奇,也曾回家后问过自己的父亲,得出的结论和陈贵贤的结论差不多,但是涉及到工业园区和城镇规划倒是让父子俩个人为难了,两个人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不过老人家倒是对于风书记的第一个构想很欣赏,要求陈贵贤一定按照风书记的要求去办,不要问为什么,到时候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