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怨恨布苍穹(1/2)
朱龙飞接到官府一张羽毛密函,兵部侍郎朱友聪邀请他到汴州卫戍辕门共商国事。朱龙飞也不晓得这军营发生什么大事,只得硬着头皮赶到汴州戍卒大营听传候信。
军部的中书舍人董国承把他带到承招务办事处,由一个叫王七的千夫长接侍他,双方不免拱手见礼,着实客套谦让一番。请教机要,说起来令人大吃一惊。原来强梁大举进取河东,在夹河、柏乡与李克用的晋军陷入苦战,梁朝在潞州前线的军队伤亡惨重。强梁前线受挫,后勤也左支右绌,难以为继。事情本末是这样,梁卒不断增援潞州,军中有些已成家立室的将士,拖男带女,颇为不便。起初,一些出征的将士把妻儿典当给营中的兄弟,由留守后方的将士代为照应家小。例如甲把妻儿典当给乙,质银十两,妻子儿女暂归乙处置,甲打完仗还捡条命回家的话,就用十一两银子赎回妻小。
起初营中光棍很多,大家也乐于兜揽这件事体,白捡一个老婆,何乐不为?比及后来,增援前线的将士越来越多,而且有去无回,营中就滞留一批妇孺,少即数百,多即愈千,官府连转运前线的军粮也捉襟见肘,那有余粮白白养活这批妇孺?只好成立承招务,拉来富商大贾承接这个烫手山芋,指定某某出银若干,助充军饷,然后官府分配给他一批妇孺作佣工或佃农。这些妇孺只要不出强梁境内,任你处置,作奴婢僮仆也好,转卖给青楼勾栏也好,朝廷概不干涉,但你若想把这批妇孺带出梁境的话,小心掉脑袋。这批妇孺中,一些妇女还会在梁朝境内生儿育女,男童是兵力的来源,女孩是耕田种地的好手,梁朝绝不容忍肥水流入别人田。这些梁朝权贵逼迫商贾承招这批妇孺,打着的如意算盘是既可占到便宜,又不用承担责任,真是一举两得。而那些被官府点名兜揽这件事体的商贾,不能拒绝官府的好意和安排,否则兵戎相见。
朱龙飞听到这一桩人间惨事,心下惴惴不安,一时不知作何处置,只得与王七虚应故事,道是与家人磋商之后再来回复。王七危言耸听,限令朱龙飞月内答复,否则轻则罚款当徒,重则抄家斩首。
朱龙飞若是躲避这件事体,大不了不在汴州、洛阳做生意罢了,这梁朝官府也不能拿他怎样。但朱龙飞觉得自己还是担当一些事体,便责无旁贷接下这桩混帐生意。朱龙飞估计这桩生意钱银用度极大,单凭汴州碧溪堂只怕独力难支,逐写了鸡毛羽信,飞鸽传书,邀请吴越碧溪堂朱经天、朱纬地;淮南扬州的朱光前、朱裕后、朱志存、朱高远等同门师兄弟前来汴州会商。
不出十天半月,朱氏群英会聚汴州开封府长安街碧溪上,不免宰牛杀猪,大排筵席,饮酒庆贺团圆。
酒酣耳热,朱经天率先发话道:“大梁官府要挟这汴州碧溪堂承招伺候这批妇孺,汴州碧溪堂尽管做这粮米经营,但无端平添这么多人口,嗷嗷待哺,便有金玉满仓,只怕也吃不消,难免坐吃山空。我在吴越那边做经营生理,看见江南盛产桑麻,地方机户极多,小的机户雇佣三五个婆娘织布,大的机户雇佣几百或上千余名妇孺干活。我看这布帛生意大有赚头,咱们不妨也做这机户的生理,织些布匹随行就市,说不定能发财哩。江南有一些大机户,生意兴隆通四海,这丝绸锦缎的去处门路极多,北供契丹、新罗,乃至扶桑;南下西洋诸国,以至波斯大食。只是有个难题,用什么神通把这批妇孺弄出大梁境内,这件事非同小可,惊动官府,可是吃不消兜着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